第九十三章 侠之大者 合奏(1 / 2)

江东美周郎 花惜玉 2925 字 2019-09-29

 看完庞统的资料,装好放到一边,周瑜又拿起了第三份资料,这一份资料的文件袋上写的名字是徐庶。这也是个周瑜熟悉且感兴趣的人物,只是他并不知此人这时却也在荆州。这一份资料他在居巢并没看过,是今夜在这一堆资料中翻找熟悉的人物姓名时偶然翻找到的,实是意外之喜。

关于徐庶,周瑜在前世了解的并不多,只是知道这么个人物,知道此人在诸葛亮之前任过刘备的军师,后来被曹操抓到其母亲为胁,不得不弃刘投曹。而徐庶之前的来历,之后的结局,他都不清楚,只觉这人像是昙花一现,又如流星闪耀,都只是绽放了短短的芬芳美丽与光耀天空。

周瑜郑重地打开手中的文件袋,他将从这份资料中初步地了解这个目前对他来说还颇有些神秘的人物。

取出里面的文件,第一页同样是这个人物的画像。这是周瑜对于建立人物档案资料的基本要求,必须都有人物的正面画像一张。这时代没有照相机与相片,只能用画像来代替。不要求艺术,只要求写实,与人物真实形象符合。

画像中的徐庶看去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比起诸葛亮与庞统来,这一位却是十分成熟了。他也颇有成熟男子的魅力,相貌英俊,气质脱俗,还有几分随性与洒脱,身佩宝剑,英气勃勃,并无一丝文弱。从画像上看,周瑜感觉他更像一位仗剑江湖的侠客,而多过于像一位运筹帷幄的谋士。

端详了徐庶的画像片刻,周瑜揭过画像,看起了下面的文字记述资料。看罢之后,周瑜不由击节叹道:“好,想不到这一位还真是侠客!”

徐庶此前确实是一位侠客,任剑好侠,爱打抱不平,以侠义自居。中平末年,他替一位朋友报仇,将一名地方豪族杀死,但不幸被赶到的官兵捕获。他怕母亲因此受牵连,始终闭口不说自己姓名,被施刑游街。当地百姓感其侠义,为地方除去一霸,皆不指认徐庶,官府亦无法,只好暂将其关押,后被几位朋友多方营救脱险,改名外逃。

经此一事后,徐庶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不足,靠自己单人单剑并不能平天下不平事,遂弃武从文,潜心求学,希望能学得治国用兵的大本领,改变时局,造福于民。初平年间,徐庶与同郡的好友石幍,一起举家避乱荆州,现两人都于襄阳求学。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周瑜叹罢,忽然想起前世的这一句话来,感觉徐庶此人真有这种大侠义的精神。遥想后世那书中的世界,襄阳城中同样有一位这样的大侠。

其实他对于这样的论调并不感冒,也自认没有这样的高度与情操,但这并不妨碍他佩服这样的精神与这样的人。作为一名武侠爱好者,他很认同这位徐大侠,也对此人更加的感兴趣了,甚至出了对诸葛亮与庞统的兴趣。

看罢徐庶的资料,周瑜久久都不放下,直到又复看了一遍,这才放下。不过看完了徐庶的资料后,他对剩余别的资料都一时没兴趣了。便即放着,命雨荷去取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