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谋划(2 / 2)

“我想罗琳女士你最想要的是,第一,让电影公司以原汁原味的姿态打造一套《哈利波特》的电影世界出来,而不会将其变为小成本的低劣之作。”希德举起一根手指说道。

“不错。”乔安妮・罗琳点头道,“所以我才会提出,要拥有电影的审核权。”

“单以技术而言,要把《哈利波特》的世界,打造成类似于《星球大战》那样的幻想世界并非不可能。几年前,詹姆斯・卡梅隆就已经可以在《终结者2》里实现金属液体机器人。借助模型和绿屏特效的结合,想要实现这一步并不困难。”希德说道。

“而且我们的短片,已经最好的展示了我们作为制片公司的实力。”希德自信的说道。

“但是制作一部短片,和制作一部120分钟的长片电影还是不一样吧。”里特皱着眉头问道。

“如果你是怀疑我对于长片电影的把握能力,那么我这里有一部制作好的电影,是我最新完成的。罗琳女士你可以拿回去观看之后,作为参考。”希德说完,亨利马上从公文包里再拿出一盘录像带――《阳光小美女》。

在结束音效和一些初步的工作后,《阳光小美女》的初版已经完成,虽然最终的精细细化,还需要希德回到洛杉矶后再进行。

接过录像带后,乔安妮・罗琳点点头:“好的希德,我会好好参考的。”

“至于第二点,我知道,你想要在英国拍摄,而且想全剧使用英国演员。”希德微笑着说道,“而这点也是大多是制片公司,用来和你讨价还价的条件。毕竟,英国的制片厂实在是太老旧了,想要制作这样以特效为主的影片。绝对是件风险很大的事。”

“但是我们并不反对在美国进行后期制作,只是要求在英国拍摄而已。”里特忍不住抢先说道。

“所以我可以接受这个条件,但是启用全部英国演员,肯定在实际拍摄时是不可能的。这部电影人物众多,肯定会有几个人物在英国找不到合适的演员,那是难道我们就不拍了吗?”希德微笑着问道。

乔安妮・罗琳其实提出全部英国演员,也是为了讨价还价而漫天要价而已,所以她没怎么思索,就答应道:“最少八成英国演员,其余的可以从英联邦国家寻找,还有所有演员一定要能说一口流利的英国腔。”

“这个没问题。”希德答应道,然后他竖起第三跟手指,“据我所知,你还提出了要在周边开发等环节上,拥有审核权。”

“不错,我知道好莱坞的商业化,会把很多原本本土的东西,在商业包装之后变味儿。”乔安妮・罗琳说道。

“Well,这一点我还是同意你的意见。”希德点点头道。

对于“历史上”JK罗琳在《哈利波特》的魔法帝国中发挥的作用,很多人众说纷纭,有人说她仅仅向华纳收取了几十万的改编权,实在是被对方骗的血本无归。也有人说JK罗琳虽然收的钱少,但也享受了华纳集团宣传推广《哈利波特》的红利,她的小说后来在全球范围的席卷,就是明证,没什么好心理不平衡的。

但实际上,要看懂这件事也很简单。

重点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哈利波特》的项目而言,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不是真正的盈利重点。懂行的人都知道,好莱坞的电影票房在整个项目收益中,早就退居其次。只占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地步。

那什么才是真正的重点?

周边!

特别是像《哈利波特》《指环王》这样能衍生出很多周边产品的电影项目。但这里就要说到一件事了,好莱坞大公司在包装运作这类项目上,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但是,也绝对不乏失败的例子。

比如“历史上”与JK罗琳合作制作《哈利波特》的华纳兄弟,在这方面就可谓是“臭名昭著”。华纳兄弟曾经在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成功后,一口气向相关商业伙伴发放了200张商品销售许可证,导致当时市面上的蝙蝠侠相关产品多达2000种以上。

过度泛滥的产品,导致了负面效应,良莠不齐的周边,反而让影迷和粉丝心生厌烦。最终,收益被消耗殆尽。

而《哈利波特》终其一系列,也只发行了75张商品销售许可证,相关产品只有700余种。但这,绝对不是什么华纳兄弟的“英明神武”,而是因为JK罗琳用减少版权费,换到的“品牌控制权”在发挥作用。

不知道背地里,JK罗琳否决了多少华纳兄弟“丧心病狂”的周边开发企划。

而精益求精的一切努力,最终的回报,就是缔造了史上最强大的魔幻帝国,《哈利波特》的整体产品收益,达到恐怖的2000亿美元。<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