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远见(2 / 2)

最后还是因为迪斯尼CEO迈克尔・艾斯纳的主动退出,才让新线电影坐享其成。但因为这件事,米拉麦克斯的老大哈维・韦恩斯坦和迈克尔・艾斯纳大吵了一架,两家公司的间隙也日渐加深。

“剩下的有英国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和《时时刻刻》,法国的《第二次呼吸(无法碰触)》,巴西的《上帝之城》,以及香港的《无间道》。”希德解释道:“这里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我听说好莱坞已经有几个公司去英国和作者谈判,但是因为作者口风很紧,暂时还没有进展,所以我们要紧密推进这件事,有必要的时候,我会亲自去英国搞定这件事。”

“那需要我做什么?”阿里・伊曼纽尔问道。

“现在先和作者多接触,表达我们的购买意愿并听取她的要求,然后随时和我汇报这件事。”希德想了一下说道。

“这没问题。”阿里・伊曼纽尔点点头。

“哦,对了,另外还有,这个香港的《无间道》并非小说,而是用粤语写的一本未发表剧本,所以在和剧作家谈判的时候,要加上一条,我们要拥有优先拍摄权(我方拍摄之前其他人不能拍摄)。”

希德的话让阿里・伊曼纽尔好奇心大起:“既然是用粤语写的,你怎么知道的,还在香港那么远的地方。”

“呵呵,天机不可泄露,山人自有妙计。”希德神秘兮兮的笑道。

“What?”阿里・伊曼纽尔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好啦,接着吧。”希德也懒得解释,直接开始接下来的部分:“最后就是我最喜欢的漫画了,我们要购买包括电影改编权和周边开发权在内的全部版权。”

“这里我列出来的有,英国漫画家马克・米勒的《通缉令》和《海扁王》,DC漫画公司的《赤焰战场RED》,漫画家莱昂内尔・威格拉姆的《大侦探福尔摩斯》,这些是必须马上拿下的。还有一些可以徐徐图之的,孩之宝玩具公司的《变形金刚》和黑马漫画公司的《忍者神龟》。”

“这个,希德……”阿里・伊曼纽尔欲言又止的样子,让希德笑了起来,“好吧,想说什么就说,我这里可不搞一言堂。”

“OK,也许你对好莱坞还是不熟悉,但是现在漫画改编电影,在好莱坞可是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看希德不了解的模样,阿里(伊曼纽尔)详细解释道:“今年暑假华纳兄弟的那部《蝙蝠侠与罗宾》,制片成本1.25亿美元,全球票房才2.3亿美元,分掉院线的一半分成,华纳兄弟直接亏本。不仅如此,这部片子的口碑还奇差无比,直接被所有的观众和媒体一顿痛骂。”

“我记得纽约客的影评人女王宝琳・凯尔,还专门写了一篇长文,标题就是《蝙蝠侠与罗宾,一部史诗级的烂片》,宝琳・凯尔说它是一部能媲美《割喉岛》和《未来水世界》的史诗级失败。”

虽然只是讲述别人家的惨事,但阿里・伊曼纽尔还是心有余悸的样子:“可以说这部片子直接葬送了施瓦辛格的演艺生涯,不仅如此,所有参与这部片子的大牌明星都被废掉了。乔治・克鲁尼听说跑去拍电视剧了,乌玛・瑟曼自降身价都没人敢请她拍戏。听说事后,史泰龙甚至公开感谢施瓦辛格抢走了自己的‘急冻人’的角色。”

阿里・伊曼纽尔的话很好笑,但讲述的故事却很残酷。希德表情严肃地点点头,然后思索了一下后开口道:“阿里,你有没有炒过股票?”

“股票?”阿里・伊曼纽尔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买当然会买,但是都是我的股票经纪人负责的。”

美国人一般不在银行存钱,取而代之则是几乎全民都会在股市进行购买股票,来增值自己的收入。所以股票对普通美国人而言并非什么高深学问,而是日常接触的工具而已。

“在华尔街投行里,他们对股票的起伏有一种解释。任何达到顶峰和谷底的金融趋势,都会在释放完自身的全部能量后,逆转。”希德说道。

“能量?逆转?”阿里・伊曼纽尔有点不明所以。

“很简单,就是古代东方人说的‘月盈则亏’,不管是好的趋势还是坏的趋势,在到达顶峰后,就必然会往回回溯。”希德笑着解释道。

“所以,你是说,这些漫画电影的热度还会往回回升?”阿里・伊曼纽尔这才明白过来。

“不错,虽然时间会很长,但是大趋势是必然的。而且我们现在购买还有个好处,正因为所有人都看衰它们,那么它们的价格就会格外便宜,我们只需要很低的成本就能收下这些漫画版权,算是抄底了。”希德风趣的耸耸肩,阿里・伊曼纽尔听到也不由得笑起来。<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