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节 金子 岳父 大舅子(1 / 2)

万历风云录 玉泉居士 12331 字 2019-09-29

 嘿嘿一笑,龚疆心里面也有一种好奇,噔噔噔,快速回身出去喊来了几名士卒,大家齐齐动手,很快将屋子里面清理了个干干净净。可往地上看去,一块块的青石从表面上看整整齐齐的,没有什么太多的异样,一切都很平常。

到这个时候王五也有些吃不准了,难道这里的主人真的是吃饱了饭没事干,找一处石屋堆稻草玩?正思想着,突然周卫石带着几个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言道:“大人,你们也知道了么,发现了什么东西没有?“

见到周卫石满面紧张的摸样,王五心里面也是一惊,要知道这家伙的人物就是询问俘虏,这么说肯定是发现了什么,他连忙问道:“怎么周兄弟,你那边得到了什么消息了么?快说给我们听听。”

没有急着回答王五的话语,周卫石走进了屋子,来回左右的看了几眼,然后摸索着走到西墙脚重重的跺了跺脚,紧接着面上闪过一丝喜色,又摸到不远两米处的石墙之上,用手细细探索了半天,用劲一推,就听到咯噔轰隆一声,地上的青石下沉,现出了一处两米见方的黑洞口,几道石阶直通底下,周卫石从身上掏出一个火折子直接丢了下去,发现里面非常的宽深。

在边上围观的王五等人见到找寻到了密室的出口,不由得心中更是有了悬念,这次是刘震有些急了,毕竟他同这周卫石并不算熟悉,又是直来直去的性格,最不耐烦人卖关子了,于是很不客气的又问周卫石到:“我说周兄弟,你可不够意思,刚才老王问你,你怎么不说?卖什么管子?快快说来,这下面有什么东西,需要让这里的女真人废如此大的劲,藏匿起来。”

看着漆黑的洞口没有丝毫的光亮透出,周卫石苦笑一声,看了看站在王五、刘震四周的青年军士卒们,又回头看了看王五和刘震,眼睛里面流露出来的意思表明,这个消息是相当惊人和绝密的,要其他人都回避他才敢说话。

略微犹豫了片刻,王五回头同刘震言道:“老刘,让弟兄们警戒这个洞口,没有咱们两人的命令谁也不能下去,你跟我来,”接着转头又同周卫石言道:“看你的表情如此郑重,想来这里面的事情非同小可,既然如此,你我三人到外面寻一处僻静之地再说。”

刘震也知道这个时候周卫石连直属身边的青年军士兵都不信任,必然里面藏着惊天的秘密,所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吩咐手下看好洞口,在石屋门口加双岗警戒之后,快走几步追上王五和周卫石的背影,跟着他们二人来到前院一处房内。

进了屋子,刘震见周卫石坐在哪里,依然一副不出声息的摸样,有些不爽了起来,原本他就对周卫石对他手下的士卒不信任,而有几分不满,言道:“好了,周兄弟,这里也没有旁人,就我们三人,法不传六耳,你倒是说说,洞里面到底有什么?”

“金子~!洞里面有足足万两的金子~!还有数万两的白银。”周卫石这个时候没有再犹豫,面带没有想到的神色,直接说出了最终的答案。

万两黄金,数万两白银~!老天爷,这帮家伙哪里来的?王五和刘震面面相觑,满面都是震惊之色。现在他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周卫石要谨慎了,别的不说,就说这万两黄金的消息要是传出去,或是无意之中被人看到了,哪可是考验人心的结果,的确需要注意保密。

不过随后来两个人立刻敏感的意识到里面的事情应该并不是那么的简单,要知道这个多科隆猛安寨地处荒山野岭哪里来的如此多的银钱?天上又不会掉钱,必然是有其缘由所在。想到这里,两人双目一对,眼睛一亮,站了起来,言道:“是不是这里有金银矿?”

苦笑一声,周卫石点了点头,将他刚才询问的情报娓娓道来。原来在两年半之前,这里的猛安老爷多科隆有一次在无意之中,从离村寨不远处的南山发现了几块硕大的狗头金,于是立刻如同打了狗血一般激动,认为哪里有大型金矿的存在。

不过,这多科隆可不是傻子,心里面清楚,如果去开原或是在辽阳找这探矿师,或是出手狗头金的话,很有可能走漏消息,一旦被觉昌安一系的大王们知道了,那么自己绝对落个鸡飞蛋打的下场,最后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所以他也不嫌弃路远,乔装打扮成蒙古人的摸样,想到哪里去找一找懂得探矿的人。

可蒙古要是会探矿,懂得采矿的话,哪里还需要受限制于大明王朝?恐怕早就已经铁匠铺子到处都是了,再加上多科隆的小心谨慎,毕竟蒙古和女真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万一要是走漏了风声那可就完蛋了,所以一行人最终一无所获。

可是贪欲最是难以遏制,多科隆在蒙古之行失败之后,并没有绝望,而是打听到山西多有人采矿,探矿,带着一伙儿又兴冲冲的化妆成汉人前往山西,寻找探矿师,希望能够从这里得到矿师和采矿的技术。

到了山西太原,这里可以算是大明的核心地域,多科隆就算是化妆成汉人,但是一开口,一说话,身上的那种少数民族的味道就立刻成了特别明显的异类,再加上他们四处打听探矿师,而住客栈付钱又是用一块块的金子,哪里会不招来有心人的注意,立刻就有人盯上了他们,对他们进行这谋算。

盯上多科隆一行的有心人姓胡,叫做行之,乃是太原有数的富商胡家的二儿子,这胡家也是晋商里面的代表人物,不说富可敌国,那也是富可敌城的人物,哪是家里面商号遍山西,良田万亩,金山银山的主儿。

可能有人要说了,这么有钱的人怎么会对几个蛮人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事有凑巧,就在多科隆一伙来到太原之前,正好李如桢就已经开始秘密谋划对昌盛号开始下手的动作和布局,当时他就想到了要有人顶替昌盛号一般人继续将这个聚宝盆经营下去,毕竟李如桢是想得到这个聚宝盆,而不是砸烂它,所以他就想要鼓动晋商对昌盛号接受经营,提高分成比例,毕竟两者之前有着许多的斗争仇怨,再加上整个北方最大的商人势力,现在是辽商和晋商并存,有了这么好的机会,晋商在他李如桢鼓动之下,没可能不动心。

恰恰是因为胡家乃是晋商之中有数的头面人物,自自然然李如桢是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拉拢对象,派人上门详细的洽谈说服一番,这种事情对于晋商肯定是好事,对于胡家也是好事,毕竟能够有李家的支持,将商业版图发展出去,打破过去敌人的垄断和制约,拓宽蒙古的商路,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谁不愿意干?但是这件大利之事,对于他胡行之胡二少来说,就是一件非常不爽的事情。

为什么不爽?因为他是二少,不是大少,因为他是庶子,不是嫡子。所以,哪怕他娘和他再受老爷子的宠,在遇到如此关键性的重大事件,对外能够撑起旗号的时候,在他爹的眼里面,嫡庶之份难以超越,一切都是他大哥的份内之事,而他这个庶子,最多只能打打下手,敲敲边鼓,你叫野心勃勃的胡行之怎么可能高兴的起来。

要说兄友弟恭,可能他胡行之也最多嫉妒一二,也就算了,毕竟有句话说打虎不离亲兄弟,上阵还靠父子兵不是?都是锅里的肉,烂在谁的碗里面不是烂呢?可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他大哥一向视他为眼中钉,嫉妒他这个弟弟多分薄了父爱,更有大娘在后面推波助澜,仇视自己的母亲让父亲痴迷,天天想着赶绝自己,哪里会给自己留下些什么肉,有口汤就是烧高香了。只是这对母子最会做戏,在父亲的面前一直摆出一副正直君子和慈母的摸样,让老父亲还天天到外面宣传自己家中的和谐,却不知道家中二子早就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现在,李如桢的这番举动,在胡行之看来,进军辽东,有李辽东这位大能的支持,估摸着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到时候吃掉昌盛号之后,进军辽东成功了,父亲一高兴让大哥提前执掌家门,那个时候,恐怕他这个弟弟连口米汤都喝不上。

可有什么办法?胡行之心里面再难受也没辙,毕竟这大明王朝是以孝治天下,以嫡庶之分为统治基础,谁叫他是庶子,是小妾所生的孩子呢?是那种嫡子不死就根本继承不了家业的主儿,让大哥死?这个想法他倒不死没有想过,但是那里那么容易,要知道大哥的外祖父乃是太原府的通判,可是硬打硬的实权人物,得罪不起,要是大哥真的死了,到时候自己脱不了干系,最后倒霉的反而是自己,这庞大的家业倒是便宜了外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胡行之这种自视极高之人,是绝对不会干的。

就在胡行之自哀自怨,觉得命苦,想尽办法要给自己留条后路的时候,多科隆一伙人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让胡行之眼中一亮,颇有些绝处逢生的感觉。胡行之因为受宠,很早就同自己的爹爹去过辽东,见识过女真人的存在,所以当他看到多科隆一行,立刻一眼就认出了他们的身份,而这些人手上拿着几块狗头金,四处到处打听探矿师傅的存在,这几种信息联系之下,胡行之立刻明白了里面的道道,这伙儿土鳖看来是发现了什么了金矿。

女真,辽东,金矿,这么惊人的消息让胡行之怎么能不欣喜若狂。要说这胡行之也是有本事之人,要是旁人说不定最多就是暗叹一声,或是惋惜的面对黄金摇摇头,但是他却不同,很敏感的发现了其中的机会,是他胡行之自己的机会。

这些女真人不远千里来到山西寻找探矿师傅的事情之中,胡行之知道这帮女真人肯定是不愿意消息外泄,那么为什么不愿意呢?肯定是他们的势力并不足以保护这笔财富,那么既然无法保护财富,那么就算让他们挖出了金子,也不可能用地方使用出去,要是金子不能用,你就是挖出来了又能如何?最多不过是一群黄色的物件罢了。

所以想通透了的胡行之立刻上门,先是同这帮女真人聊了一通,接着用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将这伙女真人绕的晕头转向,当然多科隆也是一个明白,有决断之人,他很快就理解了钱这东西只有流通起来才是钱,要不然还不如粪便这一概念,因此答应了只要胡行之能够用物资换黄金的话,那么他愿意同对方合作,分润四成利益给对方。

双方合流之后,胡行之乃是本地的地头蛇,自然知道哪里有上好的探矿师傅,于是很快事情就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一伙人秘密雇佣了几名探矿老手,并且胡行之也是大手笔,弄出了一个商队的物资,然后让多科隆冒充蒙古的某个部落,到这里联系商路的理由给他老爹听。

他老爹虽然嫡庶观念比较强,但对这个庶子还是很喜欢的,知道辽东这边的事情,让老大做主,使得一向自视极高的小儿子很有些不高兴,见这边听小儿子一顿忽悠,有一处蒙古部落想要开辟新商路,是小儿子亲自联系的,他认为这是胡行之在和他大哥别苗头,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不输于大哥,才有这番举动。

再加上,这蒙古的商路原本是掌握在昌盛号手中,如果自己家里面的贸易能够趟出一条新路,自然他也是满意的,对日晋商接手昌盛号生意的盛宴里面,自己的底气也能足上几分,所以在几方面因素作用之下,所以也就没有撅胡行之的面子,同意他出塞一行。

而胡行之的大哥则是巴不得这个庶出的弟弟滚的远远的,毕竟这边侵吞昌盛号才是大局,才是最关键的东东,是他自己的囊中之物,绝对不允许其他人染指,也是很欢快的同意自己的弟弟远行蒙古。

于是大胆的胡行之,带着一大堆的货物,稀里糊涂就跟着这帮女真人多科隆往建州行去,要说这小子也是胆大,果然身上流着的是商人的血脉,极具冒险精神,为了利益什么都不顾,居然就敢带着商队直接到建州来,也不怕被多科隆这帮人谋算。不过的确是算他们运气,小心谨慎之下,没出什么纰漏,居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了多科隆的村寨。

到了这里,在探矿师傅的查探之下,很快就查明了这里不但有丰沛的金矿资源,而且有一条伴生的银矿,这个消息让多科隆和胡行之二人是欣喜若狂,高兴的不得了,于是决定立刻大规模开采,可是开采这种东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物力还好说,偷偷的弄运时间长些总是能运到的,可是这人怎么办?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胡行之的确狠毒,立刻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所有的跟着运货的人,除了少数几名亲信之外,全部出卖给了多科隆,然后还答应定期派商队来送物资,实际上就是给这办送奴隶。

至于金子,胡行之倒是不急,毕竟这种合作方式两方都不吃亏,多科隆是个有野心,有能力,有手腕的人,不可能甩掉自己单干。至少是在强大起来之前,是不可能甩掉自己的,所以他把黄金放到这里,一年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