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节 胡智润的心思(2)&刘老蔫历险(1 / 2)

万历风云录 玉泉居士 5991 字 2019-09-29

 求红票、收藏~!您的支持是我写作的动力和源泉~!!

胡智润自己虽然有些门路,但是毕竟那头牵扯着皇上,这大明王朝最高的统治者,他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在皇上面前说上话,但是没成想,瞌睡就送枕头,这边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就因为出海的事情引发起了一连串的事故,因此导致胡智润能够结识到龙天羽和郑国泰等人,他为什么故意装傻充愣,又或是好不推迟的收受龙天羽的贿赂,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人的心理学的问题而来,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送礼和关系往来形成惯性的时候,日后有什么事情,定然是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人,甚至会用到这个人。当然胡智润是不懂什么叫做心理学的,但是他有为官多年的一套处事哲学,自然很是知道用哪些手腕去处理这些关系,至于龙天羽的这些银钱,他并不准备自己私吞,而是扎扎实实的赏下去,同用到王五等人身上,不为别的就为留线情分,日后好想见么。

说到这里,龙天羽听到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接着柳安探头进来看了一眼,见到郑国泰同胡智润都在房中,他没有说话,只是悄然无息的退了出去,龙天羽表面上没有动静依然在同胡智润有一句,没一句的哈啦着,但是他知道柳安是去打探海匪动静和住处的,这是回来禀报消息呢。这个时候胡智润哪里会没有眼力劲,来的目的达到了,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人家既然有事,再闲聊些什么哪是日后的事情,现在自己应该走了,所以他拿着龙天羽给的飞钱票,扬长而去,接着郑国泰也下去指使人去办理采办的事情去了。

几个人都走了以后,龙天羽唤进柳安问道:“如何,海匪有没有找到,他们的聚集地选的怎么样,还有几处之间的有什么关联么?”龙天羽这么问是大有学问的,因为凡是选择藏身之所,都可以由此推断出这个选择之人的性格、习惯、以及一些他想掩饰而无法掩饰的细微细节,进而对这个人处事作风能够有个初步的推断,柳安的长处就在这里,他可是辽东云字号里面数一数二的细节推论专家。

柳安这个时候从怀里面掏出了一张纸,不紧不慢的说道:“报告公子,根据匪人所供的藏身之所一共有三处,我皆去看过,全部空无一人,从房中所留痕迹新旧来看,人走了不过两个时辰左右,也就是说由此推论,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安全的地方供集中集合使用,那么这个地方平日里一定很少用到,极少人知道,所以我们所抓的匪徒也并不知晓;每个藏身地点都有三处退路,并且都挖有藏人地窖,而且每一藏身之处对对面必然有栋高楼,这样可以就近安插眼线监视周围的情况,进而更好的保持警惕和安全,由这几个藏身之所的周围环境,以及各种应急撤退路线来看,选择藏身之地的人,是个心思慎密,考虑周详、做事情很谨慎的人,这个人绝对不能小觑,我建议应该立刻展开追踪,我有信心能够找到他们的秘密藏身地,而绝对不被他们发现。”

迟疑了一会儿,龙天羽点了点头,说道:“行,你去做吧,柳安好好干,我知道你对于张三定的死心里面并没有放下,是啊,我也放不下,大丈夫做事如果不能快意恩仇,天天活成一个妇人摸样哪不是太过委屈了,我龙天羽进京以来受的委屈,赔的笑脸已经够多了,如果还被这帮子赶海的海子们欺辱,哪真是不要活了,虽然咱们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同海匪争斗,但是私下里咱们给他们上点眼药,先收些利息还是要的,等咱们回了辽东,把水军弄好,再仔仔细细的同他们这些人一笔一笔的把血债算清楚。”

说道张三定,柳安的眼睛红了一红,很快他就收住了自己的情绪,点了点头,好像是下了什么决心似的,咬着牙齿转身离开了。看着柳安落寂的背影,龙天羽的心情也很是沉重,他之所以要柳安去查海匪的去向,并不是单单为了报复,而是怕柳安休闲下来,钻牛角尖,万一有什么想不开,做些错事就不好了,现在给他找些事情做,至少不会闲的难受,等海匪找到了,把消息报给东厂胡智润等人,他的心里也能得到些慰藉,如此柳安才能平静下来。

等把这些事情全都安排好,龙天羽一阵困劲油然而生,也是他的棍创还没有好,精神没有完全恢复,苦笑了一声,暗叹自己就是天生劳碌命,受伤了也一刻不得清闲。这个时候房间里面空无一人,龙天羽的脑袋空闲了下来,李洛的身影不由得跳进了脑海里面,他不由的暗暗想念着,这位大小姐不知道怎么样了,估计是要大发雷霆的,自己借着黑暗之中,和危险可是揩了她不少油,就这么由着她走了,事后到现在也两天两夜过去了自己居然也不派人去看看,或是亲自上门问候一二,估计她是要把自己恨死的,不过这小妮子的味道和身上的香气还是不错的,带着甜蜜的回忆,龙天羽渐渐的昏睡了过去。

京城五里外,皇庄。皇庄,顾名思义就是皇帝的专属庄子,里面的土特产都是供给皇家享用的,这种庄子不承担任何政府赋税,他们只向皇帝一个人纳税,所以虽然说这里面的居民生活过的并不富裕,但是相对于外面的农民来说算是生活在幸福的天堂之中,至少他们能落个肚饱,这也是正常,总不能说皇庄的百姓都无法吃饱饭食,要卖儿卖女,哪传扬出去皇家还有什么脸面,别的不说就说他们上交的赋税,还没有一年三节发放的赏赐多呢,因此进皇庄给皇上当佃户可是多少局外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的呢。

这个皇庄有个别名叫做刘家庄,庄里面的百姓除了皇家佃户的身份,其他的也同寻常百姓没有什么不同,村里面居住着两大姓,一姓刘,一姓陈,要说刘姓是最早在这里居住的原住民,而陈姓是后来由别处迁徙过来的。两姓人相处的还算不错,虽然平日里多少有些磕磕碰碰,但是大面子上都还过得去。

刘老蔫是村子里面年纪最大的老人,今年已经七十有三。人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可刘老蔫却半点没有身体上的毛病,硬朗的就和年轻的后生一样没有什么么区别,别看已经七十多了,挑起两百多斤的担子照样快步如飞。年纪大的人觉就少,这天刚三更天后半刻,天还是黑茬茬的,他就醒转过来,惦记着地里面的活计,再加上这天气眼看就要立夏了,今年的气候也有些邪乎,热得紧,因此他想趁着早上凉爽的时辰把地里的农活都给干了,扯着依然呼呼大睡的儿子刘大力,媳妇翠花起身,庄户人也没有太多的讲究,一般一天就是两顿饭食,所以三个人也没有开火,刘老蔫直接拉扯着自己的儿子准备下地去。

刚开门走了还没两步,就见前面远处星星点点的十几根火把越来越近,刘老蔫一惊,连忙拉着儿子躲进了边上的一个沟堑里面。刘大力还不习惯的动了动身子,想要挣脱压在身上的大手,问道:“阿爹,这是咋地了,好好的躲起来干什么,您老的蔫病不是又犯了吧。”

刘老蔫之所以被叫做老蔫,是因为他这个人比较畏缩,有些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躲避不及,甚至门都不出。要说刘老蔫后生的时候也是远近闻名的大胆,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摸样,村子里面的人揣测,恐怕是同他年轻的时候外出的那段经历有关系,可有的人问起他那时节发生些什么,刘老蔫是从来不说话,只是默默的摇头,脸上只是流露出一种心有余悸的摸样,让人浮想连连,有的人说刘老蔫出去的那段时间惹了官非,因此被整治的胆气全无,又有人说刘老蔫出去碰到了兵灾见到了很多死人被吓的,更有人说也许是着了盗匪了。别看这是京畿要地,可附近的匪盗也不少,远的不说就说这二郎山里面的匪盗就是不一般,官府来清剿过几次,因为山势险要,地处偏远,最后都无功而返,而这些盗匪这几年很是平静,并没有闹出什么太过出界的事情,于是地方官府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装着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