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 / 2)

宁明命令德琳找几个得力住手去野利旺荣和野利遇乞的所有住处,寻找他们跟大宋往来的证据,一片瓦一张纸一个字都不能放过。

京城。

太师府最近频频闹鬼,除了一男一女两个鬼之外,还有一个白衣飘飘披头散发的厉鬼。京城中人人自危,一到晚上街道空空如也,去庙里求神拜佛,消灾解难的人数倒是越来越多。

这一日,庞娘娘请旨出宫进香,竟然在大白天也遭遇了那个白衣长发的厉鬼,吓得病了几日也没见好。

赵祯也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叫来了王延龄。赵祯对王延龄道:“近两年有大批宋夏边境的百姓过了潼关往京城方向逃离,京城治安明显下降,又加上麟游县主失踪一案和太师府闹鬼一案久久未破,朕觉得开封府实在是办事不力,朕打算调任得力的人来掌管京城。”王延龄道:“臣以为有一个人最为合适……”

赵祯笑道:“即刻拟旨。”

皇上封包拯为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官拜正三品。展昭为殿前带刀侍卫,官拜从三品。

兴庆府,夏宫。

拓跋元昊正在和张元议事。侍卫来报太子宁明求见。拓跋元昊纳闷道:太子很少主动来找我,这次不知又出了什么事。

宁明进来行了礼后道:“儿臣最近听闻父皇在为夏宋关系忧虑,儿臣想谈谈自己的看法。”拓跋元昊道:“太子一向不喜政事,怎么……”话音未落,宁明道:“儿臣这些年沉迷养生不问世事,颇为惭愧,儿臣近日苦苦反思,不能再如此下去了,儿臣要做个称职的太子。”拓跋元昊颇为欣慰道:“那你给父皇说说有什么想法。”宁明道:“儿臣认为,大夏应该跟宋议和。”拓跋元昊笑道:“你倒跟张元想到一处去了。”拓跋元昊叹道:“这几年各处征战,国库空虚,民间贸易中断,百姓生活困苦,四处怨声载道。我大夏与辽国也出现矛盾,辽最近又跟宋关系密切。确实处处对我大夏不利。除了议和再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宁明道:“不知父皇可否允许儿臣参与议和之事?”拓跋元昊想了想道:“这也不失为一次锻炼你的机会,好吧,你可以从中参与,但是不能替我做决断。”宁明领命离开。

宁明回到寝宫,婉儿依然在看着他的书,宁明看了看她,没有打扰,独自走进了寝殿。

蒹葭苍苍19.3

已是深秋,宁明又带着婉儿来到沙坡头,浓浓的秋意透出了离别的悲戚。婉儿依旧望着天空不说话,宁明看着她,心里隐隐不忍。宁明问道:“那个胁迫你的人是不是叫王皓?”婉儿疑惑的看着他点了点头,宁明又道:“我在两个舅舅家里查到了大量的密函,幕后黑手是襄阳王赵爵,王皓目前被他软禁,宋耕原也是他们派来的细作,还有你。”

婉儿默不作声又点了点头。宁明问婉儿:“知道了幕后黑手,你可以走了吧?”婉儿嗯了一声。宁明笑道:“我说过,只要你想走,我尽力帮你。”

几天后,婉儿拿着宁明的令牌畅通无阻的出了夏境,然后被宁明的“擒生军”卫队抓获。

兴庆府,夏宫。

宁明把被五花大绑的婉儿带到拓跋元昊面前,拓跋元昊刚准备开口宁明堵了他的话,宁明道:“她是赵家的人,是大宋的细作,从她一进宫我就发现了,我一直软禁着她,本来舍不得除掉她,可是她却偏偏自己找死……”婉儿看着宁明的脸,陌生的令人恐怖。拓跋元昊道:“那就送去野狼谷。”宁明道:“不,她还有用,送去野狼谷太可惜了。”随即露出了诡异的笑容。

京城。

包拯和展昭已到任。书桌上摆了几份案卷,推官道:“包大人,这是这些年开封府还未侦破的悬案。”包拯一份份翻看着,其中一份上赫然写道:麟游县主失踪案。包拯抬头看了看展昭,展昭苦笑了一下,沉默不语。

从那天开始不论刮风下雨,傍晚的河边总有一个挺拔的身影,一身红衣黯然而立,看着夕阳西下。

兴庆府。皇宫。

婉儿被宁明软禁在一个偏院里,每天除了有人送饭送水之外,安静的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婉儿望着那干枯的树干,想起了华山下小院外的银杏,她在想那银杏叶应该还没完全落尽,她想起了夕阳下纷纷飞舞的叶片,幽幽的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