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端午节(待修改)(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次日端午节,厨房的厨娘们早早把炖煮了整晚整夜的粽子一串串拎出锅,这些粽子是锦绣配好食材,交待指导厨娘们做出来的。

北方没有吃粽子的习俗,京城是帝都,文武百官拱卫皇帝辅佐朝政,并有无数商贾学子掺杂混居,这些人中几乎有一半是南方人,过节想念故土要吃粽子,皇帝虽然生长在北地,也得关顾一下子民意愿,为着全国人民大团结着想,提倡宏扬本国民俗,皇宫御厨包了大批粽子,表示皇家人也吃粽子,然后又分赐给臣工品尝,如此,京城人们才逐渐有了端午吃粽子的习惯。

但北方人做的粽子,哪里比得南方人做的品种多样、美观精致、鲜香美味!

赤州也不算南方地界,但锦绣前世是南方人的孩子,且吃货本质,对于粽子她可不陌生,年轻人大多不会包粽子,她却会,每年跟着奶奶一起包粽子,技巧独到手法娴熟,粽子叶全部用山庄高岭上生长的长而大的青竹叶子,系绳用的高粱或稻禾锦绣嫁妆里有酒坊,酿制了美酒,连国公爷和世子爷都馋得很,还做茶叶……她此时只有暗中感叹,看向罗真的目光有些复杂:这小子何德何能?娶个村姑,都这么了不得!

马氏这会对锦绣再没其它想法,纯粹地羡慕而已了。

罗秋顾不得其他女人目光炯炯,都想找锦绣说话,她索性把座位往锦绣那边移了移,语气有些急切地问道:“侄儿媳妇,你那粮铺开在何处?可是在京城?”

锦绣摇头:“我在赤州出嫁,当时置办的嫁妆,多数在赤州各地!”

“哎呀,这可怎么办好?侄儿媳妇啊,姑母我今日回来,很高兴!那个,那些粽子,我想带两百个回去,你看看,还有没有啊?”

锦绣无语了,原来跟自己套近乎半天,是想要粽子啊!

朝罗真看去,他虽在应答国公爷的问话,耳朵却竖着,想必把自己和罗秋的言谈都听进去了。

心里很感动,某人无时无刻不提醒她,叫她不要表现太好,就是因为这样吧?害怕她被他的这些至亲家人吞吃掉!

轻轻笑了一声,锦绣问罗秋:“姑母要这么多粽子做什么?”

罗秋叹口气道:“说来话长,你大表妹珏姐儿嫁去的彭家,是江南世家,于吃食上最是讲究!单只说这端午节包粽子吧,简直就像侄儿媳妇你这样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她那婆母和祖母跟人不同的,放着满府侍婢奴才,偏偏要求自家媳妇们都要会几手厨房的绝活儿,说什么‘做不出好茶饭,如何服侍好爷们’!逢年过年,四五个孙儿媳妇,个个都得亲手做一两道吃食!他家尤其看重瑞午节,哪年哪个孙媳妇包出精巧漂亮、口味特别的粽子,还能得重赏!我们珏姐儿金娇玉贵,哪会这些啊?还不都是我四处张罗替她找手巧的厨娘!嫁去彭家几年,年年端午节,都把人折腾得不成人样!所以今年瞧见侄儿媳妇包的粽子,就想给珏姐儿拿去,也长长脸,堵一堵那老太婆的嘴!叫她们看看,咱们国公府哪里比她彭家差了!”

锦绣再次无言:就算你拿了粽子去,人家也不服你好吧?国公府到底是罗家,你林家硬气了才有用啊!

罗老夫人生气了,拍着罗汉床骂道:“兀那彭老太婆,欺人太甚了!我好好的外孙女儿,嫁去他家是要享福的,可不是为服侍人的!”

国公爷也瞪起眼问罗秋:“怎不早说?当年结亲我就告诉你们:那彭家自诩礼仪之家,百年大族,书香清贵,其实规矩苛刻,珏姐儿娇宠惯了,未必受得了。现在知道错了吧?珏姐儿若果真过得不好,接回来就是了,何必东忙西忙,费心跟他们纠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