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第十六章 落水(2 / 2)

“你・・・有辱斯文・・・”

“圣人尚且警告世人三言成虎,不可人云亦云。”苏琳微微高扬着脑袋,轻蔑般瞥了一眼路子敬,“我诚心告诫于你,你却说我有辱斯文,莫非你认为圣人这句警言也是有辱斯文?”

“表哥说人云亦云,攀附权势富贵是不是小人?”苏琳转而面对广陵王,“我对诚恳的路子敬闻名已久,可见面之深感一句话,见面不如闻名,大失所望!”

将扫尾的事情交给广陵王,苏琳不知他会站在朋友路子敬一边,还是站在她身后,广陵王・・・苏琳记忆里的他很模糊,她只是记得对他的感激,不会记得他曾经用了一个时辰给她挑朱果。

此时在琉璃珠帘后出现一道很美丽的倩影,她跪在蒲团上,隔着五色缤纷的琉璃珠帘看向画舫宾客中间最为耀眼的地方,温润如云的广陵王・・・还有他身边的小表弟。

女人最了解女人,她只需要看一眼,她就是知道小表弟应该改成小表妹,她从没见过广陵王带表妹出门。

等不到广陵王的回答,苏琳想要起身离开,广陵王拽住苏琳的胳膊,压着她坐下,儒雅的脸庞露出从未有过的宠溺笑容,“我得想清楚在哪一本子集中记在了圣人这句话,往后你在拿这句话敲人也更辣气壮。”

“广陵王・・・”路子敬面红耳赤,“你这是助纣为虐了?”

广陵王笑着将盘子里坚果壳碾碎,一样的笑容在面对路子敬时透着疏远傲气,公子如玉,并非永远都不会动怒,广陵王沉寂太久,让他们都忘了他是世袭罔替的王爷!

“你说出这句助纣为虐的话,让本王有一种顿悟,苏表弟为江南名士剔除一沽名钓誉之徒,世人赞路子敬之诚,如今看来路子敬极擅演戏,一介戏子耳。”

戏子在大唐是下九流,名妓尚且有读书人捧着,也有风尘女子最多情的感慨,可戏子没有谁会看得起。以广陵王在朝廷在士林读书人的地位,他说得话比苏琳重要一百倍。

路子敬又羞又愤,他嗓子腥咸,环顾画舫没有一人为他说话辩解,苏琳觉得很痛快,他也该体会这种百口莫辩的滋味儿!

“我以为广陵王殿下此言甚是,路子敬欺世盗名!”

画舫一沉,从外走进来三十左右岁的男子,国字脸,阔目剑眉,鹰钩鼻,厚嘴唇,下颚蓄须,看他结实的身躯,实在是不像是读书人。

“噗。”路子敬忍不住喷血,“青藤先生・・・”

在江南学术界威望甚高的青藤先生赞同广陵王所言,路子敬再没容僧地了,他吐血昏厥过去。

来人拱手道:“诸位,我来迟一步。”

“青藤先生。”众人起身还礼。

向众人打过招呼后,青藤先生的注意力就放在珠帘后面的王小小身上,“小小。”

青藤先生才学极高,但对真正放在心上的人,青藤先生除了在病逝前写下情诗之外,活着的时候他没有写给王小小一首诗词。

珠帘后面的人没有回答他的话,苏琳睁大眼睛直视王小小,论气节论心智,她是李玉瑾所有女人中最高的,但论身份她却是最低的,毕竟随着宁王地位上升,王小小名妓的身份是他们之间最大的障碍,哪怕王小小为他做了很多,她一样无法光明正大的站在李玉瑾身侧。

“有青藤先生的爱慕,对王小小来是难得的好事。”

苏琳记得,青藤先生是要娶王小小做妻子的。李玉瑾再爱她,也不会娶她。

广陵王点点头,“青藤先生不畏惧人言,真情流露,实在是难得。”

隔着珠帘两两相望的两人谁也没说话,忽然外面传来一阵悠扬的萧声,画舫里的人敞开窗户,顺流而下一只小船,船头站着一俊美的郎君,一袭细麻衣衫显得他卓尔不群,颇有几许魏晋风骨。

清冷的月下,洞箫的美郎君,如此美景足以入画作。画舫里的人赞叹着,苏琳却恶心得要命,最能装腔作势的人非李玉瑾莫属。

小船靠上画舫,萧声渐渐恰好停下,李玉瑾抬头看向珠帘后隐约的倩影,他漆黑的眸子清冷无波,“我踏月色而来,赠于仙子一首诗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玉瑾吟完这首诗词,迈步上画舫时,一直停靠着的画舫突然移动了一下,李玉瑾一脚踏空跌入河水里,翠儿高喊:“少爷!来人那,救救我们家少爷啊。”

苏琳给了撑画舫的船夫十两银子,看到在水里拼命挣扎的李玉瑾,苏琳无声的笑了,活该!你说过装逼要被雷劈的。

作者有话要说:桃子又更新啦,来点留言鼓励鼓励桃子!<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