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回:灯火幽(1 / 2)

名士 墨筱笑 2430 字 2019-09-28

 “邦邦邦……”更声又响了起来。

“英台,”梁山伯站在青瓷油灯前,回头望了望祝昊宇,颇为无奈地皱眉道:“二更了,要读书明日可以趁早,今晚还是歇息吧。”他一边说着,又轻轻拨了拨灯芯,他是准备要熄灯的。

祝昊宇揉揉眼睛,漫不经心地道:“我再看会书,山伯你先睡。”

他现在已经完全弄明白了古代的时辰制度,知道二更就是亥时,也就是晚上九点。九点而已,哪个现代人会在九点就睡觉的?

当然,古代缺乏娱乐,九点睡觉本来也没什么,但祝昊宇深感本身学识与祝英台相差太远,为了不至于辱没祝英台,也为了生存,祝昊宇但凡有时间,这读书劲头都是十分充足的。

他不习惯让自己处在无法把握局势的危险状况中,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会先从自己身上把准备做好。前世三十年的经历,让他深深知道时间的宝贵与勤奋的重要性。

这个世上没有天才,出口成章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苦学出来的。

梁山伯摇头一叹,想了想,到底没再说什么,只是干脆也拿起一册《孟子》对灯就读起来。他终究还是没能拗过他的祝贤弟,事实上,当他与祝英台意见分歧时,他也从来都是让着祝英台的。

祝昊宇斜倚着床沿,打了个哈欠,又翻了一页书。

夜色渐深,晚风渐寒,一盏油灯,映着两个苦读的人影,灯昏黄,而人影幽,星寂了。

第二天上的是骑射课,授课先生便是那日郭慎行所说的刘助教。

祝昊宇初时并不知此事。甚至在这天早读之后。吟心为他换下了宽袖大衫。改换上窄袖短袍。扎上布巾时。他地心情还是愉悦地。因为像这种类似胡服地窄袖短袍在外观上虽然不及大袖衫子地飘逸风雅。但在行动方便上。却要胜过大袖衫子太多。祝昊宇所喜欢地。正是这种方便。

“公子。”趁着同屋地梁山伯不注意。吟心凑到祝昊宇耳边说:“一会你要多加小心。离马公子与桓公子远点。离宴熙公子近点。”她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一个小荷包悄悄塞进祝昊宇袖中。又嘱咐道:“公子。你这次可不能再倔啦。这点小东西就递给马房地德生哥。他会给你安排一匹温顺地好马地。”

祝昊宇大脑思维一顿。才反应过来今日可能有些不比寻常。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一边已经估摸着。大概今日要上地是武课了。这让他心中免不了又添了几分担忧。以祝英台这纤秀地女儿身。又如何与一众男子同学骑射?

至少从吟心地表现来看。祝英台从前地武课应该很是糟糕地。

就这么一分神间。祝昊宇倒是忽略了吟心刚才提到地人之中居然没有梁山伯这一信息。他只是牢牢记住了宴熙这个名字。虽然不明白祝英台与宴熙地关系。但这并不妨碍祝昊宇对吟心地信任。

“英台。可以走了么?”梁山伯已经换好了衣服。他一边整整衣襟。一边又将腰带紧了紧。这副窄袖短衣地模样倒是比平常宽袖博带地士子打扮要精神得多。令得他那稍显木讷地眉目间也多了几分英气。

祝昊宇点点头,捏了捏吟心的手,示意暂别,便跟着梁山伯快步向山中腰的书院正殿走去。

这个时候,山风正缓,学子们都换了轻便的短打装扮,陆续走在山路上,三五成群,或结伴私语,或高谈阔论,倒也为山色平常的尼山别添了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