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裴宣机心知肚明,李风云需要粮草武器的支援。
<p这个条件应该可以答应。内史侍郎虞世基、御史大夫裴蕴、右翊卫将军来护儿、大理寺卿郑善果等一大批中枢大臣的儿子都在这支军队里,因此只要李风云东进策略赢得了圣主和中枢的许可,那么这些中枢大臣于情于理都不会阻挠和掣肘,毕竟此计于公于私都有利,实在没有反对的理由和必要。
然而,李风云的东进策略,其目的是不是如他所说的那般简单?李风云又有多大的把握实现其预期目标?这一策略对北疆局势、南北关系以及中土未来又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所有这些问题必须弄清楚,否则裴世矩的那一关就过不去,而失去了裴世矩的支持,这个策略也就不能成为中土外交战略的一部分,当然也就无法赢得圣主和中枢的支持。
李风云东进的目标区域是奚、I(xi)和契丹三族领地,范围很大,相当于两个幽燕地区,在其北面是室韦,东北方向是H和高句丽,西北方向是突厥人,而西南方向就是中土。
中土统一之前,奚、I、契丹三族主要生活在弱洛水(辽水)的中上游,与北齐接壤。中土统一大战爆发后,北齐首先灭亡,但一部分流亡贵族依托燕山以北和辽西辽东等边陲地区,联合突厥人和东北诸虏,负隅顽抗。当时先帝忙于南下征伐江左,急于完成统一大业,无力两线作战,只能在北疆被动防御,结果突厥人、东北诸虏和高句丽趁火打劫,蜂拥而上,疯狂“蚕食”中土疆域,导致阴山以北的碛南地区全部落入突厥人之手,燕山以北的安州大部则被奚人所占,高句丽人更是乘机坐大,四处征伐,妄图称霸远东,整个北疆形势对中土十分不利。
中土统一后,要休养生息,要发展国力,国防和外交大战略的核心还是消极防御,直到先帝执政后期,东西两部突厥因为自相残杀而衰落,先帝才对远东霸主高句丽展开了反击,可惜时运不济,远征水师遭遇狂风暴雨而折损,不得不无功而返。圣主登基时,国力强盛,遂决心一展宏图,开疆拓土,而首要目标就是击败刚刚从衰落中崛起的突厥人,于是有了西征,灭亡吐谷浑,兵进西域,先遏制和削弱西突厥,然后东征,灭亡高句丽,吞并远东诸虏,对东。突厥的侧翼完成包围。如果东征顺利的话,如果国内形势稳定的话,那么现在中土大军应该云集于长城一线,准备北伐,先收复碛南故土,再深入漠北,给东。突厥和大漠诸种北虏以沉重打击。
然而,天不遂人愿,东征连番失利,国内政局动荡,更要命的是,吐谷浑卷土重来,西突厥横扫西域,西征成果转眼丧失殆尽,中土迅速陷入了腹背受敌、内忧外患、多线作战的窘境,由此导致笼罩在长城上空的战争阴云急骤扩大,南北大战一触即发,于是中土在已经爆发和即将爆发的众多危机的四面夹击下,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已经力不从心,岌岌可危了。
这种危局下,齐王北上戍边的确能起到一些作用,但前提是,白发贼这股反叛力量必须要为朝廷所用,否则幽燕大乱,北疆镇戍形势急转直下,南北关系会进一步恶化,南北大战极有可能提前爆发,而这种隐患是清晰可见的,为安全计唯有快刀斩乱麻一杀了之,所以圣主和中枢才要竭尽全力剿贼,同时考虑到万一,才默许裴世矩有条件的招抚。
但李风云和他的部下们绝无可能放弃军队,如此便陷入死局,北疆局势和南北关系必然走向恶化,最终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北虏,同时给中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于是东进之策“新鲜出炉”,李风云另辟蹊径,破开死局,棘手难题豁然而解。
东进之策的最大好处,就是把反叛大军对北疆的危害,直接挪移到了长城外面,变成了反叛大军祸害突厥人和东北诸虏,把国内的矛盾冲突转嫁到了塞外,于是形势骤然逆转,本来生死相搏的反叛大军和朝廷,突然就有了共同利益,携手合作一致对外,而本来站在一边看热闹,磨刀霍霍,准备趁火打劫落井下石渝塞外诸虏,突然就遭到了攻击,变成了当事者,然后便悲哀地发现,他们竟然与中土调换了一个位置,中土变成了看热闹的,变成了虎视眈眈准备捡便宜的“渔翁”。
由此不难看到此策对中土非常有利,如果顺利实施并取得一定战果,必然可以大力缓解北疆的镇戍重压,如此圣主和中枢便能在无法巩固和加强北疆镇戍力量的情况下,却通过这一计策,同样达到了确保北疆安全的目的。
北疆安全了,圣主和中枢就能集中精力稳定国内政局,只待裴世矩在西土与西突厥达成了新的盟约,第三次东征的条件便全部具备了,中土就可以发动第三次东征,彻底摧毁高句丽了。
同样,此计也有利于圣主和中枢发动第三次东征,有利于远征军摧毁高句丽,因为反叛大军严重混乱了塞外形势,奚、I和契丹为了生存已自顾不暇,无力帮助高句丽,而突厥人为了争夺远东之利必然倾力围杀反叛大军,暂时也无力侵扰北疆以牵制中土。
第三次东征大捷,高句丽覆灭,远征军回归,北疆镇戍力量迅速得到恢复,镇戍军随即可以与反叛大军默契配合,内外夹击,先把远东诸虏全部征服,迫使他们不得不一心一意臣服于中土,再不敢背叛中土与突厥人结盟,彻底断绝突厥人攫取远东之利的念想,如此一来,中土大军就此对大漠形成了两路夹击之势,必能给大漠牙帐造成严重威胁,继而延缓南北大战的爆发,给中土赢得恢复国力的充足时间。
利益是巨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李风云抛下的这个“诱饵”太丰厚,不怕圣主和中枢不上“钩”,但问题是,凡事都有利弊,有好处就有坏处,此计的弊端也是清晰可见。
最大的弊端就是,中土背信弃义,向依旧臣服自己的奚、I和契丹三族痛下杀手,这等于把他们直接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推向了突厥人和高句丽人,一旦此计失败,反叛大军败亡了,结果必然是长城外的所有外虏联合起来,一致对抗中土,如此则南北战争的范围就扩大了,中土不但要与大漠北虏正面对阵,在侧翼还要与远东诸虏浴血厮杀,后果非常严重。
奚、I和契丹三族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强敌环伺,生存很艰难,不得不采取“骑墙”策略,脚踩多条船,到处认大哥,有钱就是主子,没钱也是兄弟,干的就是过河拆桥、背后捅刀子的无耻之事,彻头彻尾的卑鄙小人,中土早就想把他们做掉了,奈何周边环境太复杂,室韦人需要他们做为“缓冲”以免与中土发生直接冲突,高句丽需要这三个“小弟”正面牵制中土以帮助它称霸远东,突厥人同样需要他们做为“跳板”来牟取远东之利,而这三族则借力打力,顺势利用各大势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夹缝中游走渔利,竟然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当然也有“碰壁”的时候,圣主登基之初,契丹人就配合高句丽人威胁辽东,圣主派韦云起去解决,而韦云起向突厥人借兵,行假道伐虢之计,把契丹人杀了个落花流水。
这两年中土远征高句丽,战场就在这三族的家门口,环境更为恶劣。虽然这三族担心中土乘机把他们都灭了,一个个心惊胆颤,度日如年,但突厥人、室韦人和高句丽人更害怕,更担心中土灭了他们,一旦这三族灰飞烟灭,突厥人的侧翼就完全暴露了,而室韦人则直接面对强大的中土,至于高句丽就只能等死了,所以这三股势力不惜代价也要确保这三族的生存,尤其突厥人和室韦人,情急之下极有可能亲自操刀上阵,这等于是外虏的大联合,而这种联合必然影响到中外大势的走向,第三次东征在他们的阻挠下十有再次功亏一篑,那麻烦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