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义军各路豪帅及其麾下各军长官奉大总管李风云命令,齐聚联盟总营军议
当袁安把治书侍御史韦云起出京巡查通济渠的消息说出来之后,所有人都知道好日子到头了,通济渠一线的官府和鹰扬府再不会“默契”的据城坚守,而义军各部也再无可能肆无忌惮、随心所欲地劫掠通济渠。此刻,所有人的心中都不由自主地掠过一个念头,今日李风云召集大家军议,肯定是部署撤退事宜,义军要离开通济渠返回齐鲁了。
“韦云起出京,说明东都政局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换句话说,为了解决当前通济渠危机,东都一些重要势力已经达成共识,通力合作。”
出乎大家的意外,李风云并没有提到撤退一事,而是一如既往,就目前局势的变化,向大家详尽分析和推衍隐藏在局势背后的秘密。
“很显然,韦云起此刻巡查通济渠,是为齐王杨喃出京戡乱铺平道路,但此行对他来说,困难重重。韦云起没有得到东都军方的支持,京畿卫戍军没有出动迹象,另外据某所知,荥阳都尉府及荥阳诸鹰扬,也没有接到保护韦云起巡查通济渠的命令,所以荥阳的军队不会离开天堑关防。”
“我们都知道,若想彻底解决通济渠危机,必须从根源下手,而造成通济渠危机的根源不是我们从齐鲁杀过来劫掠通济渠,而是河南灾民没有得到有效赈济,迫使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南下逃难求生。东都和地方官府的不作为,导致他们权威丧尽,官民之间的矛盾也因此激烈,而我们的出现,不过加速了官民矛盾的爆发而已。韦云起出京剿杀我们,是舍本逐末的短视之举,不但无助于缓解通济渠危机,反而会进一步恶化通济渠局势。”
霍小汉的脾气一如既往的急躁,李风云这边话音刚落,他那边就急不可耐地叫了起来,“明公,河南是荥阳郑氏的天下,只要荥阳郑氏支持韦云起,帮助韦云起攻打我们,形势就对我们非常不利。明公,此次西征中原,我们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但军队人数的增加,并不代表我们就有实力与官军正面对抗
霍小汉对李风云的称呼改变了,对李风云的态度也恭敬了很多,但帐内没有人觉得奇怪,都觉得理所当然。义军这段时间的蓬勃发展,让豪帅们赚得盆满盂满,但实力的壮大尚是其次,对豪帅们来说,真正重要的是他们从发展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美好的前景,看到了自己亦有王侯将相的可能,而这一切,都是拜李风云所赐。
一个多月前,义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才赢得了宁阳一战的胜利,当时豪帅们不要说看到未来希望了,就是眼前的生存危机都让豪帅们异常悲观,所以那时候大家都不愿失去联盟,都向李风云做出了妥协和让步。然而,一个多月后的今天,他们就为自己当初的妥协和让步庆幸不已了。如果当初大家没有跟着李风云杀进中原,也就不会有今天匪夷所思的发展壮大。今天义军联盟有五万多人,而且多数都是青壮之兵,如此实力,即便在缺少武器的情况下,杀回鲁西南,也足以把段文操打得丢盔卸甲抱头鼠窜。
不过,在大好形势下,豪帅们还是很清醒的。北海段氏的实力与荥阳郑氏没有可比性,鲁军的战斗力与京畿卫戍军的强悍实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既然韦云起出京是为齐王杨喃打头阵,那么京畿卫戍军也就马上要杀到通济渠了,对于联盟来说,此刻三十六计走为上,还是早一步撤退为好。
霍小汉开了头,做了出头鸟,其他人也就紧随其后,纷纷建议联盟主动撤离。西征中原的战果很大,如果因为过于贪婪而丢掉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风云伸出双手连连虚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帐内立即安静下来。李风云的威信越来越大,对豪帅们的威慑力也越来越大,这一点不要说大总管府的僚属们感觉明显,就连豪帅们自己也切身体会到了,只是有些事不是他们可以控制的,目前联盟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期,他们受益多多,如此机遇岂能错过?所以就算他们有私心,有野心,这一刻也只能压抑着,隐藏着,韬光养晦。
“联盟任何一个决策的做出,都要顾及到联盟现在的利益,但更要顾及到联盟未来的利益,如果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未来利益,那损害的不仅是我们个人利益,还会危及到联盟的生存和发展。”
李风云这句话一说,众人当即把嘴巴闭紧了。若论谋略,大家都比不上李风云,而李风云的每一个决策,事实证明都给大家和联盟带来了巨大利益,既然如此,也就没必要乱说话了,说得不好反而自取其辱。
“霍帅刚才说得对,韦云起之所以敢于出京巡查通济渠,主动向我们发动攻击,就是因为得到了荥阳郑氏的支持。”李风云看看大家,忽然微微一笑,问道,“某想问一下,荥阳郑氏为什么要支持韦云起出京戡乱?如果是为自身利益考虑,是为河南局势考虑,那他为何不在河南受灾或者灾情蔓延之际,竭尽全力说服地方官府赈济救灾?以荥阳郑氏的权势,就算地方官府阳奉阴违,它也有办法通过东都施压,虽不至于拯救万民于水火,但最起码可以赢得河南灾民的民心,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把河南局势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然而,荥阳郑氏没有这么做,却在河南局势失控之后,在东都其他势力的胁迫之下,不情不愿地给了出京戡乱的韦云起以有限的支持,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