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华北屋脊(四)(1 / 2)

兄弟 红色猎隼 7517 字 2019-09-28

 为慎重起见,阎锡山不对**的亲笔书函作出正面答复,而是派亲信梁化之前往天津,邀请与**有一定联系的民族革命大同盟华北办事处主任朱蕴山赴晋磋商。朱蕴山是同盟会元老,曾参与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1925年便加入中国**,参加过“八一”南昌起义。虽然于1928年由于政见不同而脱离中国**,但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曾参与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组织的抗日同盟军的活动。1935年更与******元老—李济深、蔡廷锴等发起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

朱蕴山来太原后,经过多次会谈,同阎锡山达成了3条协议:一、取消山西以**为宗旨的反动组织(如“防共保卫团”等);二、取消对陕北苏区的封锁;三、组织一个抗日的民众团体,发动民众,开展抗日运动。这三点较之**在书函中所提出的三点显然更能令阎锡山接受。阎锡山认为只要他能打出“联共抗日”的招牌,取得**对他的支持,就既可以利用**的力量与威信,动员群众来对日作战,不仅可以暂保他的地盘和财产,更能扩充实力,迫使蒋介石不敢干涉他的“内政”。

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阎锡山为了表示对抗日的积极态度,为了拉拢和团结抗日群众,决定筹划建立一个群众性的抗战团体,用以发动和组织民众,并将此事责成梁化之负责。梁化之经过精心推敲,避开敏感的“抗日”字眼将这一团体的名称定为“牺牲救国同盟会”。同盟会提出了“不分党派、不分男女、不分职业,只要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一齐动员起来,积极参加一切救亡运动”等八条纲领。消息传开后,晋系阵营之中的不少人都表示怀疑和反对。面对这些意见,阎锡山坚持“冬天穿皮袄,夏天穿汗衫,需要什么就来什么。现在是需要牺牲救国的时候了”。

但是长于主政和治军的阎锡山却并不长于动员和组织民众。因此他只能以“晋人治晋,共策保晋大业”为旗号,执意从北平请回了被******两次逮捕入狱、在草岚子监狱度过了5年铁窗生涯的山西籍**人薄一波主持“牺牲救国同盟会”的日常工作。

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除了薄一波的老校长、时任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对自己学生—薄一波竭力推荐之外。以及薄一波的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山西众所周知的影响之外。更与薄一波的出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辛亥革命起便以军政府都督的名义雄据山西的晋系军阀首脑—阎锡山,历经拥袁称帝、反对护法、参加北伐、中原大战、**拥蒋和联共抗日而屹立不倒。除了其韬光养晦、“保境安民”、窥测形势、伺机而动高超的政治手腕之外,其长期以来独特的用人之道也是保障晋系内部长期忠于阎锡山个人的重要原因。

阎锡山非常重视用人,因此他积多年之经验,在《日记》中不惮其烦地多次总结他的用人经验。长期以来阎锡山都很欣赏曾国藩说的“用人以外无经济(经国济民)”的话,认为“得人事举,失人事败”,“有干部即有政权”,“没有人的困难比没钱的困难还大”。但是除了民国初兴之时,阎锡山迫于形势,在任用人才之上还谈的上五湖四海、唯才是举,重用了来自浙江的商震和来自福建的陈长捷之外。但在其后漫长的执政生涯之中,阎锡山的用人原则却只能概括为“用人唯亲”这四个字了。

阎锡山“用人唯亲”,第一自然是亲属之“亲”。阎锡山近亲,除了自己的同宗的阎氏家族之外,还有他的娘舅曲家(因为阎锡山幼年丧母,由外祖母抚养长大),但由于两家人都是搞经济的,除阎锡山之外,没有从政的,更可以说没有从军的(阎氏族孙阎树梅短期参军,但1939年逝世)。因为阎、曲两家都是由经商发家,家族的传统认为从事经济工作既实惠又少风险。阎锡山的表兄曲清斋在阎的亲属中,除阎锡山生父之外,可以是阎锡山最为敬重的一人。曲清斋的儿子宪治要到日本留学学军事,征求阎锡山的意见,阎说:“咱家的子弟,怎么能拿上人肉换猪肉吃。”因此阎、曲两家的子弟大多在晋系政权之中主管工矿和经济,如出任西北实业公司工务部副部长、矿业处处长,西北煤矿第一矿矿长的阎锡珍、出任太原绥靖公署汽车管理处处长的阎志廉、任晋绥地方铁路银号卷务股长,山西省银行会计处长的阎树栋、出任西北实业公司营业处长,铁路银号经理的曲宪南等。

除阎、曲两家之外,与阎锡山政权关系密切的还有其岳父—山西“**店”煤炭生意的徐一敬家族和远亲—姨表侄梁敦厚及其家族。徐一敬家族也是世代经商,因此族内子弟在晋系政权之中也大多非商及士,如出任山西贸易公司经理的徐士珙以及清华大学毕业、英国爱丁堡大学硕士、又在剑桥大学进修二年,在德国进修半年、出任山西大学校长的徐士瑚。但是梁敦厚因为特殊的姻亲关系,在大学毕业不久就开始担任阎锡山的机要秘书,逐步成为山西政坛上新兴的活跃人物。阎锡山为了巩固他在山西的统治,从1938年12月,先后建立起政卫处、特警处和谍训处三个各有侧重的特工组织。太原绥靖公署特种警宪指挥处是阎锡山特工系统中最庞大的一个组织,而特警处的主要首脑,就是梁敦厚。因此即便是阎锡山政权之中另一个炙手可热的实权派人物王靖国,也不得不让礼他三分。

而阎锡山“用人唯亲”还有一个特别之初便是地域之“亲”。由于阎锡山是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人。因此阎锡山首先重用和依靠的是家乡五台人,其次是他家乡附近二州五县的人,再次是晋北人。所谓二州五县,就是清末忻州及其所辖的定襄和静乐两县,代州及其所辖的五台、崞县、繁峙三县。从政治上说,阎锡山前期的高级幕僚是赵戴文,便是五台东冶镇人,与阎锡山的家乡河边村相距不过30里。

赵戴文阎锡山是在留学日本时相识的。由于志同道合,先后加入同盟会。民国初年,赵戴文任阎锡山的参谋长,之后出任总参议、山西省政府主席等要职,除一年左右在南京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监察院长外,始终在阎的身边参与机密。阎锡¨山在省府东花园公馆里为赵戴文设置卧室,这是任何亲信都未有的特殊待遇。阎锡山的政治动向与决策、政见以及施政纲领,都是在与赵商酌之后决定的,一般情况下,都是由赵对阎的见解补充修正,使之更为可行。

辛亥前后在晋军之中担任要职的除了赵戴文之外,还有张瑜、王建基、徐翰文、赵三成、赵丕廉等,而至于晋军后来的将领,五台人就更多了,有杨爱源、王靖国、徐岱毓、杜春沂、徐子珍、赵承绶、张荣沉等,当然这些人大多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并非一般的五台人。但终民国一朝,山西社会上却始终流传着“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的口头禅,以调侃阎锡山这种特殊的“用人唯亲”。

但山西五台地区确实堪称三晋宝地,从太行山平型关附近发源的滹沱河由雄伟的五台山北麓,像一张巨大的弯弓向西、再向南滚滚奔流,流过繁峙,滚过代县,经过忻口,从定襄城外突然北折数十里,又拐向东南,往河北省奔流而去。这里河涌细浪,河岸之东地势平坦,十分开阔,数千亩膏田沃壤在农夫的辛勤劳作下,一季一层色彩,一年一茬收获,成为当地的一座粮仓。这里不仅盛产粮食,生产远销国内外的滑润精巧的文山台砚,而且是从省城太原到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必经之路,是从五台一带给定襄、忻州运煤的交通要道。这里风景绮丽,繁华富庶,因此历朝历代都是名人辈出。

但是诚如阎锡山自己在日记中所写,用人是一件很难的事“知人难,用人尤难”,认为“用人如御马,御之善可以行远,御之不善反能覆身”。“用人处事,不慎之于始,必悔之于终”。他时常忧虑的是自己“智不足以知人,勇不足以胜人,仁不足以感人”。而虽然竭力网络出身五台的名人,阎锡山却偏偏错失了近代五台地区最富干才的两人“文武全才”。

薄一波是山西省定襄县蒋村,与阎锡山也算是同乡。早在学生时代便组织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学生参加声援五卅爱国运动。更一手组建了国民师范学校党支部,任支部书记。1927年4月28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北京杀害了李大钊等一批**员和革命青年。5月5日,年仅19岁的薄一波竟敢在一片白色恐怖的氛围之下毅然在太原组织李大钊烈士追悼会,这份胆色足以令世人侧目。

但是钦佩归钦佩,当年6月阎锡山便顺应奉系中央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要求在山西公开举起**旗帜,下令通缉薄一波等30多名**人。令他们不得不转入地下。就在阎锡山的眼皮底下,薄一波在晋北恢复、重建了**的党组织。1929年至1931年,更在北平、天津、唐山等地从事兵运工作,先后任**天津市委士兵工作委员会书记、平汉线北段兵暴委员会书记、顺直省委军委常委,参与组织和领导了唐山兵变和平汉线北段兵变等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