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章 舆论(下)(1 / 2)

官路风云 破阵岳 2897 字 2019-09-28

 个人意志确实要屈服于很多因素!陈浩所说的话在杨文丽的心中产生了共鸣。为了〈乡镇视角〉栏目她呕心沥血,寝食难安。可是当这个栏目开播,成为省电视台收视热点栏目后,有几位老资格的专题栏目的负责人对〈乡镇视角〉栏目起了觊觎之心。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幕后明争暗斗,最后居然将她硬生生地挤出了〈乡镇视角〉栏目。

“是的,就象我现在退出了〈乡镇视角〉栏目,报社名义上安排我在各省辖市明察暗访,实际上是希望我为河西日报增开社会调查版做点素材积累。”杨文丽似乎将刚才的不愉快抛诸脑后,整个人完全平静了下来:“陈镇长,你现在在什么地方高就。有机会的话我很想深入你工作的地方,去采访几位象胜利镇中心中学余为民校长那样任劳任怨,把一生都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的同志。”

陈浩听她提起余为民,神色立即黯然下来:“余校长四月十四号病逝,当时我已经到镜州工作,没有参加他的追悼会,听说县教委给予他很高的评价。我想余校长他泉下有知,应该会瞑目的……”

“陈镇长,我在省医院采访余为民同志的时候,他提到你时是热泪盈眶,说你是一位正直的人。”杨文丽坦然说道:“余校长的爱人还跟我们提到是你替他们凑足的手术费用。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好好采访你一次,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听听你这位基层干部的心声。”

陈浩道:“我有什么好采访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既没有做出堂皇的政绩,也没有让一方老百姓受到实惠……其实,我倒认为你们记者手中的笔应该成为强有力的武器。不应当只关注和反映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还应该用大篇幅的力度去揭露社会阴暗的一面,去制约那些一贯不受约束滥用权利的官员。”

“你的思想可够偏激的。”杨文丽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苦笑道:“你自己刚才还说过,个人意志需要向许多不可知的因素屈服,又遑论我们记者手中的笔?许多报道不是你想发表就一定能够发表的。”

被他二人晾在一旁多时的辛力,眼中突然掠过一道精光。

他或许就是一个契机?陈浩提到记者应该运用手中的笔去揭露社会阴暗层面的那段话,辛力几乎是一字不漏的听了进去。做为一名在社会底层摸爬打滚了多年,赤手空拳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的大混混,辛力的眼界和能力显然不是老海那样的粗人可以与之匹敌的。

他一直在暗中观察眼前这个年轻的男人。他发自内心的感觉到对方具备一种常人所不具备的特有的潜质。无论是面对老海的推崇,还是自己刻意表现出的冷漠,这个年轻男人

始终是一副从容淡定的表情。一直到这位美女记者的出现,凡事在他的眼中,似乎没有可以令他为之动容的。但事实说明自己对他还是知之甚少,刚才那位美女记者不知提到谁的名字(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那个人与他曾经有一段交集),他居然走神了,显得很伤感……

“杨主任。”辛力虽不清楚此时打断他们二人的交谈是否显得有些冒失,但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能不能请你和陈先生去隔壁聊一聊?”

杨文丽望了陈浩一眼,侧过脸淡淡地讥讽地笑道:“辛总,你是不是准备请陈浩替你说和?我看不必了,我不既缺钱,也不喜欢钱,如果辛总嫌自己钱多的话,我建议你还是去设立一个慈善帐户,随时为那些更需要得到你帮助的人提供援助。”

“杨主任,你误会我的意思了。”辛力慌忙解释道:“其实我是想和你聊一件很有价值的新闻。”

“辛总也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杨文丽轻蔑的瞥了辛力一眼:“有什么在这里不能说?辛总你可别指望我为了得到第一手新闻素材,会原谅你的下属。一个连女人都打得下手的男人,我是绝对不会姑息的。”

辛力一脸尴尬,挤出笑脸道:““单以价值而论的话,前几天小女和陈先生遭遇的事情绝对可以上的了报纸的头版头条。整件事情不仅惊心动魄,甚至可以说是荡气回肠。当时,若不是陈先生施以援手,我与小女之间只怕已是人鬼殊途。”

“辛总过奖了。我和晓雯能够车底游魂,幸免于难,完全是因为千万分之一的幸运几率被我们撞上了。”陈浩将遭遇车祸的经过简要的向杨文丽介绍了一遍。

杨文丽难以置信的摇了摇头,瞪大双眼,好生打量了陈浩一番,感叹道:“你经历的这一幕,比那些特技演员在电影屏幕上演绎出来的效果可是不遑多让!”

“杨主任说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