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作诗下套(2 / 2)

每走几步,便作出一句诗来:一夜风吹雨,前溪水涨平。乍惊檐瓦响,偏照晓窗明。

十步走下来,教育也成功将一首诗做了出去。

“不错,不错。”韩墨摆了摆手,但随即叹息了下来。

“县令大人,为何叹息啊?”教谕不解道:“难道是下官的诗句不够好?”

“教谕大人做的这首诗,虽然极为通顺、连贯、新颖,但是缺乏意境啊。可惜了可惜了...”韩墨继续叹息道。

“啊?!”

听到韩墨这么一说,教谕立马变得不自信了起来。

“是啊。”县丞看出了韩墨的用意,跟着附和道:“教谕大人,你这首诗的格局太小了。”

“格局太小了?”

教谕被二人这么一唱一和,弄的满头雾水了起来。

“两位大人,还请指教。”教谕弯腰恭敬道。

“教谕大人,刚才我二人所做的诗句,虽然初看不如你,但在深意上却是远超于你啊。”

“是啊,教谕大人,你仔细琢磨琢磨我二人的诗句,肯定能看出些什么端倪来。”

二人继续一唱一和道。

“这...”

听着二人说的那么认真,教谕急忙回忆和审视起三人的诗来。

他在饭桌前来回踱步,仔细回忆,仔细思考,仔细烦死。

韩墨看着教谕一本正经在思考的样子,心里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教谕的诗句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两人想引导教谕,往反清复明这四个字上去思考罢了。

良久过后,教谕还是没有思考到些什么,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接着,他面向二人,语气尴尬地说道:“二位大人,在下愚昧,还请二位大人指点一番...”

“呵呵...”

韩墨和县丞对视了一眼,随即忍不住笑出来声。

“两位大人,在下的诗真有那么不堪吗...”教谕的表情失落,满脸无奈。

“教谕大人啊。”韩墨走上前,挽住了教谕的脖子,细语道:“你仔细看看我和县丞二人的诗,他们都有什么相同点没有?”

“相同点?”经韩墨那么一提醒,教谕到真想起来些什么相同点,“大人,您是说这两首诗句的字首都是一样的?”

“嗯。”韩墨放下了手,点了点头。

“大人,您莫非说的是那四个?!”教谕吓得捂住了嘴。

教谕的这一句话,让韩墨有些失望,他本指望着教谕能说出“反清复明”四个字来,既然不能让他加入,自己也能获得新的天赋技能。

“教谕大人,是哪四个字你就说出来吧,这里又没外人。”

韩墨皱眉道。

“大人,这可说不得啊!”教谕吓得脸色都变青了。

“教谕大人,你我都是汉人,这种话有什么说不得的?又没外人知道,你怕什么?!”韩墨有些不悦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