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艺(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才能很多。一、知天知地。只有对各种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了如指掌,才能灵活运用。二、视卒如婴儿。任何运作都是靠人来完成的,“视卒如婴儿”,就能大获人心。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只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才能充分发挥指挥之才,才能有一颗必胜心。等等。

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领导者才能意志坚定,一往无前,直到最终胜利。

□大刀阔斧佩雷尔曼锐意收购

有了目标,就紧锣密鼓地实施操作,是佩雷尔曼。

世界富豪的发迹史,很多都是白手起家,以从事贸易或实业而致富。不过,还有一类富豪,却是以较为雄厚的资本去收购其他公司的股份,或控股,或兼并,或转卖,靠高额的股权收益而晋升大富豪行列的。美国多种投资控股公司总裁罗纳德·佩雷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43年出生于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格林斯保罗的佩雷尔曼,祖父摩利斯从事金属加工业,并有3亿美元的控股公司。父亲莱蒙德拥有庞大的贝尔蒙特工业集团。佩雷尔曼从小就跟父学做生意。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他更是用大部分课余时间参与父亲公司的经营。1964年佩雷尔曼大学毕业时,这位经济学学士早已是满腹生意经了。

在上大学期间,他以80万美元买下一家啤酒厂的股份,3年后又将其分两次卖掉,分别获100万美元和200万美元的转让金,净赚200多万美元,成功地做成了他的第一笔生意。

1967年到1978年,父子俩分别收购了几家机器制造厂和钢铁厂,随后运用他们握有的股份,对这几家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清除掉一些低利润的生产部门,优化了资产结构。他们从不贷资金,并反对无利交易,形成了人们熟知的佩氏经营风格。

1978年,年已35岁的佩雷尔曼迫切地想独立地干一番事业。他找了个机会向老父亲提出这一要求:“爸爸,您老辛苦了辈子,也该享几年清福了,公司的事就交给我好了。”哪知,父亲是个工作狂,听了儿子这番话,竟勃然大怒。佩雷尔曼只好与妻子菲丝·戈尔丁以及他们的孩子搬到纽约,走上了另立门户的道路。

1978年4月,佩雷尔曼以200万美元购得科恩—哈特菲尔德产业的34%股份。没过多久,他又卖掉了自己所拥有的这家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将资金集中起来炒股票。靠这一买一卖一,他不但收回了原有资本,还获利1500万美元。

旗开得胜,从此,佩雷尔曼一发不可收,收购、倒卖、控股、吞并,将其兼并天才发挥得出神入化。

佩雷尔曼在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年,靠切斯·曼哈顿国际银行组织的资助,先后从投资商布迪·考夫曼手里买进了5000万美元的股份,显示出他过人的魄力。1980年,已是富豪的佩雷尔曼开始实现他20年前的愿望。那时他们父子俩曾看中了新泽西州从事甘草提炼和巧克力生产的麦克和福布斯联合公司,只是苦于资金不足无法收购它,而现在可以实现他多年的夙愿了。他一口气买下这家公司4500万美元的股份。这笔生意的成功,使他的公司实力陡增。三年之后,他干脆买下了麦克和福布斯联合公司的全部股份。

将个人的喜好和安危与公司的经营融为一体,是佩雷尔曼的独特风格。抽烟是他的一大嗜好,从平时对各种名烟的品评,到对各烟草公司经营状况予以特别的关注,使他收购烟草公司的欲望日益强烈。1984年,他不惜出资1.24亿美元买下了美国烟草联合公司。一夜之间,他便登上了“烟草大王”的宝座。

在佩雷尔曼兼并控股生涯中,收购瑞福伦化妆品公司是他最为得意的杰作。瑞福伦是一家庞大的化妆品跨国公司,其产品畅销世界上130个国家和地区。到80年代中期,该公司每年销售的化妆品和保健品分别达到10亿美元。佩雷尔曼对它窥视已久,只不过一时还没有足够的财力吞下这个庞然大物。

1985年初,佩雷尔曼决定先将其攫取的目标转向佛罗里达州的潘瑞·布莱德超级市场集团,这家集团刚刚摆脱破产的危险,急需要钱,出价较低。但最令佩雷尔曼感兴趣的却是该集团拥有3.3亿税收转账权。6月初,佩雷尔曼买下该集团6000万美元的优先股份,占其全部股份的38%。接着,他就靠变卖这家控股公司存货和7亿旧货债券,向瑞福伦化妆品公司公开出价,正式拉开了这场令世人瞩目的收购战的帷幕。

接着,佩雷尔曼正式向瑞福伦公司总裁米歇尔·伯杰雷克提出收购要求。遭到拒绝后,佩雷尔曼就以潘瑞·布莱德集团的名义公开以每股47.5美元向瑞福伦出价。1985年底,潘瑞集团将每股收购价提高到50美元,后又提到53美元。10月中旬,佩雷尔曼在这场收购战中终于获得胜利。1985年11月5日,伯杰雷克被迫辞职。

佩雷尔曼作为第一大股东当上了瑞福伦化妆品公司的新总裁。他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整顿公司的组织结构。他以14亿美元卖掉瑞福伦大部分赢利甚少乃至亏本的生产保健品的分支门。接着,又将所属机构从100个削减到20个,并卖掉公司的喷气式飞机,只是保留了隐形眼镜和国民健康实验室。

与此同时,佩雷尔曼将恢复美容化妆品业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他把该公司美容业的创始人查尔斯·瑞福森的半身塑像置放在办公大楼的显著位置,以提醒广大员工一定要注重美容妆品这种传统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当时,受国际美容品市场疲软的影响,美容业在1974年至1984年间曾处于低谷时期,但目光敏锐的佩雷尔曼清醒地看到,化妆品业已经有复苏的迹象,此刻正是抢占市场的绝好时机。于是,他任命索尔·莱文任瑞福伦的总经理,全力恢复对化妆品新产品的开发,同时改进广告宣传和销售战略。佩雷尔曼选中电视明星苏珊·露茜作为公司的发言人,同时选择著名摄影师理查锣·埃夫登拍摄公司的产品广告,广告结尾语令人怦然心动:“世界上最令人难忘的女人都使用瑞福伦化妆品。”

佩雷尔曼由此大获成功。

1988年9月,佩雷尔曼又出手不凡,他以1.37亿美元将TW食品公司卖掉,以7.8亿美元卖掉彩色印刷控股公司,还以2.25亿美元卖掉了烟草联合公司。熟知佩雷尔曼兼并风格的,纷纷推测他很可能又在积累资金上要采取大的行动了。果然,1988年底,佩雷尔曼接管了5个陷入困境的信用合作社,将其合并后组成了吉布拉尔塔第一银行。接着,他又在政府的支持下,买下了拥有23亿资产的圣安东尼奥信用社。

1991年,佩雷尔曼以50亿美元的个人巨额财产成为该年度美国首富。

佩雷尔曼以大刀阔斧之势,锐意收购,征战商场,屡建功绩。

□独立不羁纳尔逊就势而战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但有时凭借自己的智慧与经验判断,适时地做出决策,会带来成功的硕果。

纳尔逊是保守的英国海军提督,他是以独立不羁、果断勇猛的作战风格著称于世的风云人物。

那时拿破仑的战争,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英国对法国的海战中,纳尔逊将军以其天生的直觉胆识及果断的战术,时常带领英国海军取得胜利。他曾在特拉法加海战一役中,击败法兰西联合舰队,从拿破仑手中救出英国。当然,最充分发挥他的胆识,也使他名噪一时的就是哥本哈根海战。

1801年初,英国海军最关心的就是采取中立立场的俄国、丹麦、瑞典等波罗的海沿岸诸国的海军动向。因为拿破仑的法国对英国虎视眈眈,这些国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他们在英法战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倘若这些国家强大的海军靠向法国,英国海军的制海权则毁于一旦,国家的存亡也将不保。这其中,最强大最有威胁力的就属丹麦海军。

因此,英国决定根据国际法上“紧急避难”措施,击灭最大的丹麦舰队,英国司令官海德率领50艘舰艇驶向哥本哈根港。1801年3月,海德命令其副官纳尔逊开始攻击停泊在那儿的丹麦舰队。4月1日,纳尔逊开始攻击拥有20艘舰艇的丹麦舰队,但由于遭到强大的陆上炮台反击而陷入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