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荷上蜻蜓3(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晚上七点,各科室安排好相关工作,组织不当班医护人员集体讨论,穆板凳和尤其正被安排参加烧伤科讨论,老泰山和其他专家也被安排到其他科室,古慧陪同照顾老泰山。

我参加烧伤科讨论,由于疼痛科人员少,便与烧伤科一起讨论。

沈海洋主持讨论。在引导发言时说:

“医院组织大家讨论,真正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与医院的发展挂起钩来,说明医疗改革在我们江南医院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包括我沈海洋在内,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不要开会不说会后乱说。我们特别邀请到著名针灸专家尤其正尤老、著名柳枝接骨专家穆板凳穆老。大家对尤老已经认识,这里我就不再介绍。穆老可能还有的不认识,我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穆老从1968年开始就一直在农村做一名村医,他的柳枝接骨术治愈了成千上万个骨折病人。他从不把金钱放在第一位,病人有钱治,没钱他也治,体现了穆老高尚的医德,特别是前不久,他将病人欠他的50多万元欠条全部烧掉,他说的一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我最关心的是如何帮病人把骨头治好,其他都不重要’。穆老亲眼见证了改革前后的风风雨雨,尤其是医院的几次变迁。作为民营医院的领头羊,穆老比我们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穆老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大家热烈鼓起掌来。穆板凳满头银丝在灯光下发出谈谈的光,面容显得更加苍老。他站了起来,先自嘲了一番:

“老朽穆板凳,穆,是穆桂英的穆,不是木头的木。因为个头矮小,觉得起啥名都浪费,就胡乱起了个‘板凳’名字,我想如果能像你们屁股底下坐的板凳一样,能为人类更好的生存做点贡献,也就对得起我这把老骨头喽。”

会议室一阵大笑。穆板凳继续说:

“刚才沈主任一番介绍让我愧不敢当。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必再去提它,更何况那些又都是我应该做的。医院领导把大家召集起来,广泛征求意见,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充分说明医院不是在那里抠着脚丫子想当然,这种深谋远虑的做法首先应当得到大家的理解和肯定。我当了三十多年村医,老百姓的苦我最清楚,老百姓的快乐我也了解。三中全会以后,尤其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国家对医疗卫生领域进行了几次改革,原来的‘赤脚医生’摇身一变成了某个医院的科室主任或某个医院的院长,一些有钱的老板依托雄厚的经济实力,租房买楼,四处招兵买马,凑起了大大小小的医院,有些医院有些是好的,但相当一部分是唯利是图的。表面上来讲,药费比公立医院便宜了不少,实际上背后的收费项目比公立医院更加繁多,欺骗了许多患者。还有跳槽到这些民营医院的医生,他们的理论功底、医疗技术和职业道德和公立医院相比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唯利是图’。

有人说了,你穆老头这么说不就等于是否定民营医院了吗?请大家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也是个民营医院的院长,手里也有几十个医生,我仍然是穷光蛋一个。那些钱还是向我女婿借的,我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我觉得公立医院的机制有些僵化,没有民营医院灵活,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进行灵活调整。在一些有实力的民营‘大咖’医院,医生的利益是和医院捆绑起来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些医生都是医院大大小小的股东。这样的话,你想这些医生还有后顾之忧吗?还会为了一己之利做有损于医院利益和形象的事吗?

依我个人看法,公立必须存在的,它就像航标灯,指引着医院前进的方向;民营医院也是未来的重要力量,是任何力量都难以抵挡的。但这些医院在市场调控情况下必将处在一个风口浪尖,存在着被市场浪潮吞噬的风险。

作为江南医院,有着数十年的悠久历史,它的品牌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用当今的时髦话来说叫‘无形资产’,这是江南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风险,在这里工作的医生护士就有了‘铁饭碗’。如果出现新的医疗机构出来与它抗争,它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会变得越来越狭小,甚至会受到致命威胁。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公立和民营,对医护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适者生存,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就胡言乱语到这里,有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