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张家议亲(2 / 2)

北宋生活顾问 阿昧 0 字 2021-11-20

提到方家,方氏眼一亮,忙道:“我回娘家去借。”</p>

此法不错,方睿大概也想攀上李简夫,想必是肯借钱的,但张梁一想到借冰事件,就将借钱的念头掐灭了,道:“找你哥哥借钱,恐怕比高利贷的利息还高呢。”</p>

方氏在这种事上,是理亏的,不敢硬辩,想了想,另生一计,道:“与大房打个商量,填田产时,把他们家的那六十亩也加进去,至于聘礼,也叫他们借些,反正他们又没儿子,留钱作甚。”</p>

张梁道:“他们欠债都未还清,哪有余钱来借你?”</p>

这是实情,方氏泄了气,道:“还是向我哥哥借罢,向他道明李简夫厉害,想必就不会要利息了。”</p>

张梁觉得此法甚妙,立时手书一封,又唤任婶来教了她好些话,遣她去方家借钱。她去得巧,正好方睿在家,听了来意,竟发起脾气来,气道:“你们竟要与李简夫结亲家,还有脸来向我借钱?”</p>

任婶不明所以,还要再讲,方睿不分由说,叫来几个身强力壮的婆子,叉起任婶,将她丢了出去。任婶摔了个屁股墩,眼泪汪汪,一瘸一拐回到张家,向张梁与方氏哭道:“老命差点丢了,我再也不去方家。”</p>

张梁惊怒,但一样不明缘由,直到张栋相告才知,原来朝中有党派之争,方睿与李简夫,正巧分属不同阵营,乃是政敌。张梁埋怨张栋道:“有此等事,大哥怎不早说。”</p>

张栋道:“他与你姻亲而已,甚么大不了的事。”</p>

张梁道:“我家八娘子嫁在他家呢,我们要是与李家结亲,方家必将迁怒于她。”</p>

张栋为官之人,向来只分利害关系,哪里理会这等事体,遂道:“儿子要紧,还是闺女要紧?错过李家,你再想与大郎挑个身世这般好的媳妇,可就难了。”</p>

</p>

张梁犹豫起来,在窗前踌躇。张栋继续劝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儿子才是终身依靠,再说八娘不是有孕了么,待她生了嫡子,一样好过,不消靠得你。”</p>

张梁的心,一时偏儿子,一时偏闺女,挪来挪去,最终还是停在了儿子这边,下定决心道:“这门亲,结定了。”随后又犯愁:“大哥,聘礼没着落哩。”</p>

张栋听了这话,也愁起来,道:“我有意助你,只可惜自家债也没还清。”</p>

张梁想了一时,道:“我们家如今仅有六十亩田,只能算个下户,聘礼就填银三两,彩缎三表里,杂用绢一十五匹,如何?”</p>

张栋点头道:“使得,李家看中的是大郎人品,家世在其次。”</p>

张梁又道:“定帖上还要填男家田产,我将大哥的那六十亩也算进去,填个一百二十亩,可使得?”</p>

张栋又点头:“使得,这样填好看些。”</p>

张梁将兄弟俩商议的结果告诉方氏,方氏欢喜,亲自磨墨,让他填定帖,笑道:“还是娶媳妇好,聘礼费得少,哪像嫁闺女,恨不得倾家荡产。”</p>

其实时下娶妇,也是先问资装厚薄,只不过这门亲事是李家先提的,张梁才敢大胆而已,他抬头瞪了方氏一眼,斥道:“休要混说。”</p>

方氏等他填完定帖,仔细将墨迹吹干,收好,第二日交与媒婆,再次遣她往雅州去。</p>

他们这边忙活来忙活去,亲事都成定局,却无一人想到要问张伯临意见,甚至都没去知会他一声,媒人几次来回,他都恰在书院,没有碰上,因此一直不晓得消息。</p>

这里林依与他偶遇,想起青苗打听来的小道消息,遂道了声:“恭喜。”</p>

张伯临惊讶问道:“喜从何来?”</p>

----------------------2010.4.3第1更---------------------</p>

还有更新,但时间不定,见谅。</p>

例行求票,也许有拖延,但绝不跳票。</p>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