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杨修的学说(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石不开忘记了,他和赵云都是一个迷路高手。

事实上,石不开倒是认得长安的路。但是在经历了多次动乱之后,长安城的各处地方也是重新建筑了许多次。即便是其中的大路,也是改变了不少。虽然石不开还勉强有些记忆,但是想要找去的话……

……

“子非鱼?”王并读出了这三个字出来:“我识字,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你不需要明白,因为你不是我。”杨修继续道:“所以,你不需要知道我的想法,也不能帮我做决定。”

“这恐怕不行啊。别看我这样,我对于自己有着多少的能耐,还是能够知道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杨修说道:“如果不是使用这些手段的话,你倒是一个不错的人。”

“这是当然了。我是什么人?没有人会知道,就算是史书上也是不会给我留下一笔的。”王并说道:“所以其实,我现在无论做些什么都好,都不会有人来骂我,或者是评价我。”

“那么,我用些什么手段,又有着什么关系呢?”

王并是一个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他明白,自己就算是投入袁绍的阵容之中,也并不能够做出什么太大的贡献,最多不过是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最后还可能被当成炮灰牺牲。

所以,他要挖杨修过去,并且与杨家绑在一个阵营之中,那么他的地位就稳固多了。

杨修的杨家,虽然是四世三公,但是却不够袁家出名。但这也是因为这多年来都是动乱不休,杨家才难以有所作为。如果是换成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时期,杨家的情况肯定是好上不少。因为杨家的世家传承,绝大部分是以道家典籍为主的,其中更是以“杨朱”的学术作为传承。

当时墨家和道家之争,就是杨朱和墨翟的矛盾。

不说其他的,道家治理天下的方法,绝对算是一绝。也是有着崇尚“黄老之说”的文景二帝将汉朝的底蕴打实,这才有着四百年的汉朝传承,只是可惜的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却是让这样精妙的学说沉寂了下去。但是如果由袁家和杨家两个四世三公联合的话,那么在取长补短之下,将没有人是对手。

“如果是不错的话,那么可以请德祖先生赏个脸吗?”王并说道。

杨修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也就是说,我这样轻声细语的手段,德祖先生是看不上了?杨朱之说只贵己,果然不出所料。”王并摇了摇头,说道:“怪不得你会被曹操撵了出来,这样只看自己喜不喜欢的性格,倒是值得称赞。”

“可惜现在来说,是不能够只是为了自己而活。对了,你猜你暗中扶植的那一群贱民怎么样了?”

“你知道这件事情?那为什么不来阻止我?”

“因为,这样必败的结局,即便是任凭你们发展又如何?不如让你看清楚,到底是要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执掌这个长安城。”王并说道:“虽然我并不是一个很厉害的家伙,但是在这长安城之中,除了我之外,就不可能解决这样的状况了。既然你扶植了那群人出来,也就是说外面那群人,你也是很在乎的吧?”

“这可惜,他们现在大概已经惨死在羌胡手中了吧。”

“原来如此,看来我太过高估自己。或者,就像是我朋友说的,我和那赵括,也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