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忠王生意铸币念起(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沈荣引着李秀成进了自己的书房,释龙见此有些意外,放下茶杯就要起身告辞。沈荣赶紧拉住他,转头说道:“李公子,这位是我钱庄的股东。您有什么事情但说无妨,他也可以参谋参谋。”

李秀成转头看到释龙,眉眼间却是精光一闪而过。释龙虽然头上带了个帽子,后面拖着个辫子,然而前额鬓角间却还是有少许头发露了出来。李秀成非常人眼光,自然是一眼就看了出来。他心中暗自也有些惊讶,没想这里居然还有个敢不剃发的人。脸上却是淡然,点点头便落了座。

沈荣端起水壶给他泡上了一杯茶,他端起茶杯嗅了嗅,赞了一声:“白气翻滚,清香袭人,观之芽头细嫩,色泽鲜艳,沈老板这茶品味不俗啊。”

沈荣见他是懂茶之人,高兴道:“沈某只是充充门面,听李公子这么一说,倒是沈某糟蹋了这茶了。李公子懂茶之人,想必身家也是不俗。沈某眼拙,却好似没见过。”

李秀成笑了笑:“做生意,一回生二回熟。今天不是就见了吗?李某倒是有些好奇释老板,帽子底下不似大清子民啊。”

释龙这些天也没少被人好奇,一套说辞早已经倒背如流张口就来:“李公子见笑了,释某之前一直待在欧洲,留着辫子徒增不便。归国时间不久,这发辫还没来得及长出来。”见李秀成不置可否地微笑着,接着说道:“李公子尽管放心,辫子早晚能长出来,却不会影响生意。”

李秀成这么一问,其实也算是他的职业病。天军就是要剪辫子的,被清军骂作“长毛贼”。只不过他这次出行为了少惹麻烦,一行人仔细装扮了一番,虽然辫子也是假的,但却是直接接在后面头发上的,他人万万看不出来。

虽然这个假洋鬼子跟天军不是一路,但好歹都对清廷那一套不屑一顾。他心中对释龙感官莫名亲近了一些,哈哈一笑:“不妨事不妨事,我就是好奇一问,唐突了。”

沈荣见刚刚的问题他也没直接回答,也不再追问,抿了口茶,只是看着李秀成,却不说话。这种客人见得多了,既然是主动找上门来的,迟早也会自己开口说正题。

李秀成见沈荣二人都不说话了,收起了笑容,用指甲敲了敲杯子说道:“在下是有一笔生意想要和江南钱庄做,只是江南钱庄也得先解决一些我的疑虑。”

也不等他们说话就开始问了:“江南钱庄的银票号称十八省流通,却不知每一处现银储备是否都充足,大笔现银在哪里都能支取到。”

沈荣与释龙对视一眼,答道:“李公子想必也不是第一次和钱庄打交道,我也不瞒你说,十八省流通是能保证,但是大笔现银一般也就在富庶一点的地方能随时支取,还得看数量有多大。超过万两之数,需提前一日知会;超过十万两,则需提前五日。”

李秀成点点头,现如今所有钱庄都是这规矩,倒也合理。这却不是他关注重点所在,他继续问道:“我等常与洋人打交道,洋人对于现银要求严苛,至少需达到洋人银元的成色,却不知江南钱庄可否保证?”

释龙听到这问题,却是眼前一亮。他几乎忘了,目前清政府尚未铸造银元,大笔流通还是以银锭为主。然而也不知道户部那帮人脑子怎么长的,几百年下来竟然还没有统一银锭铸造标准,使用银两都需要对成色、重量进行鉴定,极为不便。更为荒唐的是,朝廷居然允许民间私设银炉,可以自己铸造银锭。导致流通的银两极为斑杂,良莠不一。

这时候已经有国外的银元流入,因其标准严格,深受欢迎。导致银元对银锭出现了高溢价,一枚七钱二分的银元可以兑一两银锭。而实际上,银元的铸造工艺并不复杂,只是朝廷鼠目寸光,光想着在银两的质地上面玩花样变相盘剥商人,却不知道统一铸币的好处却是要大大超过这种歪门邪道的盘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