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朝如青丝暮如雪(2 / 2)

凤琴劫 柳含初 3792 字 2019-09-27

静默片时,方徐徐问道,“如今此事如何?”

“毫无头绪。”沉重的语气,暗泄了外公心中压抑多年的哀愁。

此事究竟如何,我想父皇心底应该已有些猜测,特意让外公秘查,估摸不过是希望寻些直接的证据。

说实话,做为女儿的我,本应悲痛,应伤心,可我听来,却似在听一个凄伤的故事。不是我冷血,而是她和父皇,离我太远了。十余年的时光,我生命中,最亲的人,只有师傅。当然,娘毕竟给了我生命,她的冤屈,我是定要为她昭雪的,那血债,自然也会为其讨还。

但,娘因蛊惑而亡,父皇却让外公继续领兵,甚而还将我刻意保护起来。保护?应该是吧!从此可以看出,娘,在父皇心中依旧存在。只要有这,我想,既便时隔十余年,为娘洗清不白之冤,不是不可能。

思定之后,我不禁转过身,望着外公,郑重问道,“那如今宫中形势如何?”

“嗯?”外公攸地敛了思绪,侧眸而望。点点惊诧之光,闪耀其间。

我点点头,“既然要回到那里,我必得知悉一切,方能保全自己,也才能查明十五年前的一切。”

外公那吃惊的目光,渐变为几多赞许。稍适,他思忖片刻,方为我介绍,“皇上有多少妃嫔,我也不知,不过能在你父皇面前说得起话的,除了皇后,便是张淑妃,和德妃,李贤妃。张淑妃,乃已故侍中,大学士**海之女。其兄张岱,现为御史大夫,兵部尚书左仆射。和德妃,乃吏部尚书和进之女,李贤妃,乃光禄大夫,刑部尚书李宝成之女。这三人,都是与你娘同年进宫。皇后娘娘,乃太后亲侄女,已故仆射上官贤云之女。其兄上官意,现居中书令、甘南道、淮北道节度使,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外公现居何职?”我不由有些好奇。

外公一怔,“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说话间,他的目光已经变得莫测高深,似在深究我,又似在思虑什么。

不过些闲职,并无实权。看来,父皇对外公还是多有忌讳,当然,也不排除还有一种可能:父皇心下对娘蛊惑一事,虽不以为然,但碍于朝臣之看法,在事情没有查明真相前,只能采取这样的策略。

我微微颔首,继续道,“父皇现有子肆几人?”

外公敛了方才的眸光,略思片时,方道,“皇子一人,就是皇子恪,幼你一岁,乃张淑妃所生。除你外,尚有公主两人,一个十二岁,李贤妃所生,一个,十岁,张淑妃所生。”

看来,我娘亡故,受益最大的便是这张淑妃了。然,李贤妃和宁妃,也不能排除嫌疑。而皇后,虽无所出,却能稳坐中宫,也绝非平简之人。如此而言,这四人皆有谋害我娘的嫌疑。不过,倘若是皇后,上官旭这几回又为何要出手相救?是事过境迁,利益变化而致?还是根本就可排除皇后的嫌疑?

怔想间,外公沉缓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思绪。

“你是如何认识上官旭的?”意味深长的话语,似另有所隐。

思虑片时,便将偶遇杨旭,不,如今应该叫上官旭,至偷食巧遇,竹林夜约,到最后树林出手相救,对外公娓娓道出。

外公屏息凝神,专注倾听,若有所思,眸深似海。

待我悉数道尽,他方语重心长地说道,“雪儿,你自幼虽远离你父皇,为你师傅抚养长大,但你父皇对你,还是有感情的,否则不会同意你居于山野修隐处长达十数年。然,他是你父皇的同时,还是一国之君。既便再疼爱你,却也得照顾多方面的利益。故而,日后行事,须得多加小心,不可再那般鲁莽行事。”

外公的威严而冷峻,如今看来,只是他隐饰内心的一个方式,况做为军人,必得坚毅如斯,否则如何行军带兵?但,我的外公并非只有冷厉的一面,他也有柔软的心,比如,对我娘,对我。

我重重地点点头,“知道了,外公。”

外公轻叹一息,缓步踱了过来,有些伤感地说道,“雪儿,进了京,外公和你师傅能为你做的,就不多了,一切皆须倚仗自己!多加小心!”说着,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肩。

我微微一笑,“放心吧。”说话间,蓦地想起了师傅。

踌躇片时,终于问道,“师傅抚养我,是源于父皇的威慑,还是因外公之交情?”

从往昔师傅与外公的交谈,其实已可看出师傅愿意养育我,当因后者,但父皇如何会同意?这,表面看来关乎师傅,实则攸关于我,攸关于父皇对我的心思。对父皇我一无所知,自然希望借所有可能了解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