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绝不反悔(1 / 2)

铁骑 虎贲氏 13137 字 2019-09-27

 第一百零四章绝不反悔

英国公府邸内,现任当主徐敬业,一个人坐在书房里,脸凝重之色,最近这一年里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太皇太后重掌长乐宫,薛讷退出枢密院,卫王和齐王前往北庭都护府,这里面隐藏的秘密实在太多b

作为功臣集团中的高门,英国公府本该参与到这些事情中去,可现在徐敬业除了一些隐晦的消息外,居然是对详细情形毫无所知

“不能再让那个老太婆再活着了”徐敬业站起了身,他口中的老太婆自然是他的祖母武氏,武氏确实是有手腕,因为她是太祖赐婚,所以才能在他们父亲死后,趁他们兄弟年幼,把持了英国公府

从心底里,徐敬业不喜欢这个名义上的祖母和住在府里的武家人,这些年里他们英国公府仍旧是当朝显贵,在四国公府里声势最隆,可这是却以被功臣集团疏远为代价换来的

徐敬业从来都没有觉得这能算是什么好事情,功臣集团看着是没落了,可是在帝**队中,功臣集团的力量不过是蛰伏罢了,看看这次卫王能够出任北庭大都护,就可见一般

要是让武氏继续把持英国公府,帮着武家人,徐敬业觉得自家迟早要被武氏和武家给牵连,他可记得六文侯世家里有人提醒过他,太皇太后是相当不喜欢武家的,虽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可这也足以让徐敬业心中惊惧了

太皇太后不但是长乐宫的主人,背后是有郑国公府,那些太宗朝的虎贲老兵及其家族子弟只怕遵从这位太皇太后的命令,而不会听从未央宫里的皇帝命令

“看起来,得去见老世叔一面了”徐敬业自言自语道,他小时候,父亲徐震尚未战死沙场时,和功臣集团中的各武将世家都是关系不错,各家子弟虽然偶有争斗,但也不过是正常的比武较劲,年轻人互相不服罢了

徐敬业年少时去过郑国公府,在那里也见到过当时的景武太子,那时就颇为倾慕于景武太子的雄才大略,不过那时候他年纪不大,英国公府里男丁不旺,除了他和一个幼弟外,就只武氏所出一脉,他即便想要从军,可是也得顾虑只留幼弟在府中,或有隐患,才不得已而罢之

这么一蹉跎,他等来的是景武太子的死讯,而这其中暗藏的一些秘密在功臣集团中,当时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只不过文皇帝登基后,几次严令不得提及景武太子的事情,方才湮没无闻

徐敬业叹了口气,正是那时候,武氏在文皇帝登基后,把持了英国公府,要是景武太子活着得胜还朝,他必然会从军为景武太子亲随,到时候武氏如何能把持英国公府,武家人鹊巢鸠占,借着英国公府之势扶摇直上,一跃成为长安城里的名门世家

走出书房,徐敬业又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个儿子,虽然他还不知道那个郭虎禅到底在凉州宗室里是什么来头,可他这几年里名动天下,如今居然还成了帝国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副都护,就知道他的背景必然惊人,恐怕和卫王都有不浅的关系,可偏偏儿子以前因为武家的缘故莫名其妙地和那郭虎禅结仇,真是不知道叫他改如何办才好

“爹”英国公府前厅,徐策见到徐敬业,低头行礼道,他知道自己最近让父亲非常失望,本来薛猛当日前往细柳营时,邀他一起前往,可他却因为那个郭虎禅的缘故而拒绝了,如今郭虎禅已成为了帝国最年轻的副都护,被称为当世名将,叫他心中加失落,苦闷之下很是荒唐了一阵子

“你还知道有我这个爹”徐敬业看着面前的儿子,冷声道,“满身酒气,昨天又去哪家青楼了,武家那几个呢?”

看着父亲满脸的不悦,徐策加惶恐,他自幼也算是勤奋刻苦,可眼前的父亲却从未夸过他一句,对他向来极为严厉,此时听到父亲对于自己和武延秀他们混在一起极为不满,是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只是低头肃立

“以后再跟那几个武家的混在一起,我打断你的腿”徐敬业狠声说道,武家这些日子动作很大,再不跟武家撇清关系,迟早都会祸及自家

“是,爹”徐策应了一声,只是心里却是极为震惊,父亲虽然向来不喜欢武家,可是却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这般郑重地警告自己

“回去好好收拾一下,等会儿随我一起出去”徐敬业看着这个长子,最后还是决定带上他,这个长子是有才能的,只是从小太过顺利,没有经历过一点挫折,他不能看着这个长子继续沉沦下去

“是,爹”徐策精神一振,父亲愿意带他出门,就说明父亲还是认可自己的,想到自己最近做的事情,他满脸羞愧地离开了

徐敬业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个长子还知道羞愧,就还不算太差,就怕他死不悔改,那可就真地没救了

徐策没让徐敬业等多久,他很快就出来了,已经换上了一身武服,身上的酒气也全部消除了,看上去仍是那个英武青年

“今天就别骑马了,随我一起坐车”徐敬业看着长子,沉声道,他这次去郑国公府也是要掩人耳目,不欲被人知道

徐策虽然有些讶异,但还是一脸平静地跟在了说完之后,便朝外走去的父亲身后,心中猜测着父亲此行到底有何用意

英国公府邸后院,早有徐敬业的心腹手下准备好了马车,当徐敬业登车时,却是看到了后院马厩里清扫马厩的几个陌生下人,便朝身旁跟了自己二十年的老随从问道,“这个人是哪里来的,我以前怎么没见过”

“回老爷,那是老太太府里招的下人,说是来伺候几匹安西赛马的”老随从回答道,他口中的老太太自然是武氏,不管徐敬业有多么不喜欢武氏,可武氏仍旧是他名义上的祖母,他不得不做些表面文章

“一个不留”徐敬业做了个手势,那个老随从会意地点了点头,说起来最近武家是胆子越来越大,居然弄了不少生面孔进来,是该好好教训一番了

徐策在一旁看着父亲不动声色间就决定了那几个陌生下人的生死,心里也是一惊,知道父亲恐怕是已经打算和武家决裂了,不然的话不会做出如此决定

徐策跟着上了马车,老随从准备的马车看上去只是辆很普通的马车,但是里面却不但宽敞,而且还很舒适

徐策并不敢在父亲面前放送,进了车厢后,就正襟危坐,跪坐得笔直;徐敬业看了这个长子一眼,过了会儿后才开口道,“行了,随便坐,你这样坐,会把腿弄坏的”

虽然说话时声音依然有些冷厉,但是徐策还是高兴地盘腿而坐,只不过脸上仍是很小心的样子

“爹一直对你很严厉,即便别人都说你聪明,刻苦,可爹从来没有夸过你一句,你知道为什么吗?”徐敬业看着长子,忽然问道,他如今想想,自己一直以来,似乎都对这个儿子有些过于严厉了,而且自家虽然仍然地位显赫,可是却还不如其他三家国公府

“爹是怕孩儿失恃宠生骄,成了那些无用的纨绔子弟”徐策见父亲突然这么问自己,愣了愣后,才开口答道

“不对”徐敬业摇了摇头,然后注视着面前长子年轻的脸孔道,“爹对你那么严厉,是因为你是长子,日后迟早都要从爹手里接过祖宗留下的基业,所以你必须做到最好”

徐策一时间心情有些起伏,他没想到父亲居然对自己一直都寄予此等厚望,再想到自己最近的行为,他不由心中加羞愧,声音有些低落,“孩儿不孝,让父亲失望了”

“你没让为父失望,你从小顺风顺水,除了为父以外,旁人那个不是奉承你,追捧你,可你还是没有养成骄奢之气”徐敬业第一次夸起了面前的长子,可接着他的声音一沉,“像你这样的年纪,不经历点挫折,难免会坐井观天,以后迟早会吃大亏”

“儿子明白”徐策正色道,他现在检讨自己最近做得事情,实在是只有混账可以形容

“记住,男人要有心胸,要有器量,没有器量的人,终究只是个小人物”徐敬业想到长子和那个郭虎禅莫名其妙地结仇后,却是因为郭虎禅之故而不愿去细柳营,说话时的声音又重了几分

“薛猛和你是朋友,可如今他已是领兵大将,连他都愿意在那位郭副都护麾下效力,你又有什么不愿意的,你和那位郭副都护之间,连私怨都算不上,你当日为何不去细柳营,要是他容不下你,那自是他无容人之量,也不过如此罢了”

徐策听着父亲的话,满脸的羞愧,他从小也是向往曾祖的武功,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而不是被人当成英国公府的世子去受到尊敬,可最后当机会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却因为自己的气量而拒绝了

“那位郭副都护,年纪比你小,可是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带着一群边地的好汉,去河中先杀大食使节,再杀国王,另立王,之后玉门关前是以一当百,无论是气魄才能,都堪称当世之杰”徐敬业看着面前已经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长子,仍是缓缓地说道,郭虎禅身上有太多谜团,可是唯有一点他可以确定,以前关于这个年轻人的各种传闻不只是那些说书先生口中的故事,而是实打实的

“爹,孩儿明白了”徐策点头道,他当日和郭虎禅结仇,说穿了是郭虎禅为苏文焕出头,把他打了一顿,可那时两人公平较量,他输了也只是自己学艺不精,说来说去还是父亲说得对,他从小顺风顺水惯了,从来没有受过什么挫折,自己钻了牛角尖,把所有的错都怪在了别人身上

“你明白就好”徐敬业看了眼说话时还算诚心的长子,点了点头,“如今长安城内,看着平静,可实际上暗流涌动,就是为父也看不透,你以后不要再和武家那些人来往”

“爹,孩儿以后不会再和他们来往了”虽然同在一府,可徐策从小和武家的所谓‘兄弟’并不亲近,甚至有些疏远,不过是最近几个月他身边那些朋友都是去了军,他自己又意气消沉,那几个武家‘兄弟’又主动讨好于他,才厮混了一阵

“武家别有用心,这一点你要记住”徐敬业仍是很郑重地说道,“你那个曾祖母,老而不死是为贼也,她是帮着武家的,你要清楚,你口中敬她,心里大可不必”

徐策听着父亲口中有些冷酷的话语,没想到自家和武家的矛盾冲突已经到了这么剧烈的地步,不过他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点头应着

车厢里,徐敬业趁这个机会,跟长子说了不少事情,这个长子虽然有才能,可在他眼中仍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雏,需要他这个当父亲的教诲

徐策一路上脸色不断地变化,没想到原来帝国的局势现在竟是如此的微妙,北方边境叛乱,唐王府意图不明,一切都牵动着长安城内的权力变,卫王和齐王去了北庭都护府,谁都不知道下一次这两位王爷回来时,是不是带着大军兵临城下

又过了半个时辰后,马车终于到了郑国公府,比起两年前郑国公府门前门可罗雀的景象,如今的郑国公府前虽然谈不上车水马龙,可也是相当热闹

挑开车帘,徐敬业看了眼郑国公府大门口的卫士,却是喊过了驾车的心腹,将自己亲手写的名刺交给了他,“去递帖子”

驾车的心腹接过后,便下了马车,朝郑国公府的大门而去,却是极为顺利地递了拜帖

能被贺正阳派到大门口的卫士自然都是他所信任的心腹,那两名卫士中,接过名刺的那人手一摸上那名刺,就知道那辆并不起眼的马车里坐得绝不是什么小人物

“请贵人稍候片刻,我这就去通禀”那名卫士抱拳一礼后,便飞快地进了府邸

郑国公府内,贺正阳正和长孙谵,魏叔玉商量着宗楚客卸任后,内阁里的宰相变动,虽然距离宗楚客从内阁首辅的位子上下来,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他们不得不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布置,否则的话很容易失去先机

书房外,当敲门声响起,贺正阳皱了皱眉,他记得吩咐过手下,不得来打扰,看起来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他们绝不敢违背自己的命令

“进来”贺正阳高声道,而这时长孙谵和魏叔玉已经收好了他们带来的名册,六文侯世家过去在文官中的影响力虽不如功臣集团中的武将势力在军队中那么大,但是总有些底子在,内阁七相的下任人选,他们也有可以胜任的自己人

那名卫士,将手中的名刺交给贺正阳后,简单地说了情况后,便站在一边,等着自家老爷的吩咐

贺正阳打开名刺,只是看了一眼后,就脸色一变,然后朝那卫士道,“你带他们从后门走,然后带他们来我这里”

“是,老爷”那卫士应声间,已经快步退出了书房,关上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