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训诫(1 / 2)

 白色大雕尚未落地之时,那背上坐着的小沙弥便已经翻身落地,见到枯竹老人后恭敬异常的行了大礼,口中沉稳的说道:“枯竹师伯有礼了,我是石生的二师兄,神僧白眉座下小沙弥流境。()得师父于闭关中传出的口信,特来相助小师弟脱灾,顺便有一些言语要说与大师兄听,也……也要向师伯讨一些人情。”

枯竹老人面带微笑的看着这个恭谨有礼,天真可爱,不善辞令的小沙弥,听闻是特意前来相助石生脱难,便轻轻的颔首同意。

流境得了枯竹老人的默许,心下欢喜,挺了挺胸,随即张口言道:“师父说若我赶到之时大师兄已经对小师弟动手,那么便是犯了佛门的清规戒律:贪,嗔,痴,慢,疑之中的嗔,痴,慢,疑四种大戒。若可以抵的过枯竹师伯的一招,那么事后或自行回山闭关十年以作反思,或布衣沿街乞讨三年以修正心念;若抵不过师伯的一招,那么可自去投胎,师父即将证果,日后也再没有师徒的缘份,同门之中若有交好者来生或可扶持一把。”

佛门中十惑中有贪,嗔,痴,慢,疑是修佛中人的大忌,尤其对于已经剃度的采蔽僧来说,贪,译为贪婪,不满足,所以自苦;嗔为脾性,恨,嫉,杀,黑白,爱恨分明俱是嗔念所致;痴可理解为执念,往往心中有所执着者常常陷于苦海不可自拔;慢也叫我慢,是出自对于自我的崇拜,看不起身周人事;疑则是盲目的信仰,不知根由之意。

前一世采蔽僧朱由穆便是因为犯了情孽而转劫重修,想不到今生六根还是未净,自持两世修佛功侯精深,不特出手之时一点佛家慈悲之意都无,现在更因妒火而对同门出手,轻狂之处更在枯竹面前自持为神僧弟子,修业正统。

小沙弥一席话清脆的说出,并未见到施用了何种法术,但在场的众人尽皆听了一个明白。正自运使大荫檀神光抵抗玄光冷焰的朱由穆也脸色数变,听闻师尊的怪责之意,心下立时清醒,回想前尘,也不知道是何缘故,来了此间之后心智像便像是被迷乱了一般,再不复往昔的剔透,竟然在那白谷逸的言语挑唆之下轻易的对自己的小师弟出手,更自持出身冲撞枯竹老人,此刻陷入这冷焰玄光之中不可脱困,一时之间深感羞愧。

小和尚慧根开悟,当下突然就此撤开了护体神光,口中默诵,打坐合十,看样子一副要以肉身硬生生承受那早已生化亿万的冷焰萤光的架势。

这就是那白眉老和尚要的人情了吧,虽然嘴上说的绝情,但心下还是挂念着弟子的。枯竹老人嘴角微微上扬,手中翠绿竹杖适时的挥动了一下,光华闪过,只见那采蔽僧身周的玄光焰雾立时便两两合一,不复攻袭,片刻间的功夫便恢复成了带着一抹玄色的竹叶,轻轻的飘回到了竹杖之上。

小沙弥见枯竹老人对采蔽僧网开一面,当下再次深深的鞠了一躬,口中连连道谢:“多谢师伯的恩典。师父在我临别之前赐下了一道芥子灵符,曾言可用此符将小师弟带回凝碧崖,以牵引的佛力护持,少则半载,多则年余,小师弟的神魂自可无恙归来,功侯更会大进,还请师伯通融。”

枯竹老人此刻微微闭目测算了一阵,石生此灾果然已经过去,大凶之后的福德之气早已隐隐间透出华盖,形成一股清气上冲霄汉,照映三生轮回,白眉神僧的凝碧崖此刻对于徒儿的静持也确实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