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诡辩(1 / 2)

 正在石生在一旁不动声色的小心暗自猜测腹诽之时,白眉老和尚却再次温和一笑,抬起白色眉毛,把弄着手中宝光隐隐的小葫芦,眼带玩味之意,缓声问道:“小娃娃所用俱都是仙府奇珍和世间难寻至宝,想必此次应邀来太元洞做客,可是有拜入峨嵋匡扶正道之意?”

石生听闻白眉老和尚的问话心下一惊,这才想到这老和尚俗家之时原本就是那峨嵋李英琼父亲李宁的外舅父,因此不辞辛苦,将之渡化入佛门,更赐下佛门至宝慧珠于李英琼行道护身,甘心在成道之前与峨嵋派多年守护藏珍和开府之所,渊源甚深,更希望预见日后峨嵋大兴,此刻见了自己一身资质才,所用诸多至宝奇珍,对于他日是否可为峨嵋所用自然也甚为在意。()

若自己此时不答应入门,那么身上所用各项至宝和小命都恐怕难以保全;若在压迫之下入门,那么日后众多至宝怕也难以保住,日后峨嵋派内师门长辈找你“借”几件奇珍与同门防身行道,难道自己敢不给嘛?更会沦为抵挡杀劫的打手,日日受那门规管束,实非自己所愿。

心中权衡了一番利弊,精芒四射的小眼珠转了一转,笑语殷殷的回答道:“大师此言差矣,一来石生所用皆为恩师枯竹老人千多年来辛苦祭炼的异宝,或青城派祖师极乐真人传下护身行道的奇珍,非小子一人之物,师恩难忘,怎可朝秦暮楚,妄谈拜入峨嵋?二来今日到访太元洞,纯粹是为了与好友相聚,顺便欣赏一下这仙府灵景,别无他意,若应邀做客便有拜门之意,那么对于武当,昆仑,灵峤等诸多门派和前辈散仙们来说,峨嵋恐怕难以再有访客了;三来‘正邪’不可妄论,以前辈之意,难道天下间只有峨嵋才是正道,其它门派便只是左道旁门不成?”

“哦?”白眉老和尚听闻此处,双目中闪现无限光芒神采,笑意更盛,一副等着石生继续说下去的样子。

石生见状,知道这智慧第一的老狐狸早就已经看穿了自己纯良童真的做派,当下也不再继续佯装,收了顽皮的笑容,面上带着一丝阿正,继续脆声言道:“峨嵋派上代祖师长眉真人任寿不过得了那上古仙人艾真子的紫郢,青索两柄神剑和诸多上古至宝,直至证道飞升之时,确也为天下做了许多正义之事,无可辩驳,但若他不做,想必当日飞升者会另有他人,他只不过牢牢的把握住了天道的一丝机缘而已,恩不过三代,泽不被苍生,何况他亦有师弟邓隐,为祸一方,众多小辈更是横行无忌,何谈峨嵋所为便是代表正道一说?”

看到白眉老和尚沉默不语,石生面带讥笑,继续添柴加薪道:“二来,峨嵋所传不过是那太清仙法《九天玄经》,虽然为玄门正道,但岂不闻玄门三清,以玉清为首,修者洞真;上清至境,达者玄圣;太清仙般,及者洞神乎?更何况,我师祖极乐真人当年亦曾与那长眉真人一起修习《九天玄经》,小子得其真传,再加上恩师枯竹老人的上清奇门天卜之术,相信胸中所习玄门正法并不在峨嵋众弟子之下,更何来匡扶一谈?”

石生所言从道法和行为上都辩驳了白眉老和尚先入为主的峨嵋正道观,但同时亦隐下了自己得到玉清仙法《紫府秘笈》一事,只因怀璧之罪,此时自己尚不过修习筑基道法有成的小小孩童,虽然无意与峨嵋争锋,但保全自己总是不错的。

石生探观而去,见那老和尚已然陷入沉思,便压上最后一根稻草,慨言道:“三者,世上有光明一面,必然便有黑暗之处,可谓相生相克,神由魔化,魔由神生,倘若天下无左道妖邪之人,那么所谓的正道之士又谈何积修功德,白日飞升呢?那些昔日落败的左道能人,不过是天机气运正当三衰八弱的孱微之时,被所谓的正道推算而得,进而痛打落水狗而已,事后谁又没得便宜?只看那些魔教旁门中此刻还有许多功达地仙之人仍旧逍遥于仙境,又见得有谁为了他们昔日手上沾染的血腥而上门讨伐,不知自量呢?大师身在空门为六根清净之人,无数次轮回间秉持已心,渡过了“七难”,脱离“三途”,想不到得享“七福”,功果将成之时,竟然亦有此正邪之见,执念深沉,更以释门大乘菩萨果之身管玄门道德之地,岂不闻佛门尚有“七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