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引经据典论有方(2 / 2)

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管是你说的对还是不对,只要出点是好的,都可以说。

我想,关于这一点,今后我们要形成一种惯例,形成一种制度,并且广为提倡。

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犯错误走短路。

为了提倡这一点,鼓励人们敢于直言,今天我免去你张掖从事之职,结束观政,任五部督邮曹掾,即刻上任。

希望四位从事以及各史等,以乐熹先生为标杆,不论何时何地,只要是从大局出,从有益于我张掖出,都要敢于诤言声。

倘若我张掖有几个象乐熹先生这样的文人才子,则张掖幸甚,我马腾幸甚!”

本来刘天保等人对乐熹的问恼火不已,以为是在挑战马腾的权威,刚想出言教训,见马腾话了,才不作声。

本以为马腾会苛责他几声,没想到峰回路转,竟然因祸得福,直接升官了!

永嘉先生知道乐熹的脾气禀性,是一个较起真来不顾头不顾腚的人。

这样的人做学问还好,能究根问底,然于官场上不懂得迂回曲折,容易得罪人。

适才,自己都说话了,他理应见好就收才是,可没想到打破砂锅问到底,语不惊人誓不休!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年纪轻轻的府尊大人马腾马寿成,竟然给了他这么一个结局,实在是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由此,永嘉先生也从心里更加佩服马腾,想到如此年幼就封侯拜将,出掌一方,不是没有缘由的。

单纯用运气一词来解释,是远远不能讲的通的。所谓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信然也!

马腾接着说:“至于为什么要定六里见方,而不是七里、五里,我想这里面关系不大。

关键在于,可能有人认为,现有的得县城,不过是一里见方,骤然扩大了六倍,而现在人口并没有增加。

也许有人以为,适当扩大一下规模是无可厚非的,比如扩大到二里、三里,我想就没有人提出疑问了。

为什么要扩大到这等规模?

我是有一定依据的,现在我一一说来给大家伙听听,看有没有道理。

咱们先从近处说。

一是刚才永嘉先生所说的三个马上需要建设的项目。

这三个项目中,除了公主府不会带来许多人以外,其他两个项目都会随之而来许多的人口。

比如,朝庭要在我们张掖新建一个兵工厂。

这样一个兵工厂,最少要有一千以上的工匠。这一千个工匠,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千个人,而是一千个家庭。

这一千个家庭有多少口人?按一家五口来计算的话,就是五千人!

而现在的得县城,究其实不过一万人,甚至还要少。仓华兄,现在得县城到底有多少人?”

得县令仓华站起身来,说道:“禀府尊,得县城共有七千八百四十二人。”

(本章完)<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