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布局 晋钞风波(十)(2 / 2)

1926之崛起 深蓝2000 0 字 2021-07-15

“他们都是受山西各地父老的委托,来太原向省政府反应民意的,我建议,就由他们作为山西各地的代表。还有,教育界、学生、商会、实业、士绅、工人、普通市民等各界人士也要派代表参加,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出我们山西的民意,这些代表希望大家加紧推举……”</p>

在赵丕廉的鼓动组织,外加威胁之下,晋钞善后委员会很快成立了起来。</p>

这个委员会除了省政府主席商震没有参加,其余省政府主要官员和各地县市长们无一例外地都参加了,此外,还有太原城内有头有脸的大商家,以及以山西矿务局董事长兰承荣、山西兵工厂厂长李淑蒙为首的山西省政府所属实业界代表,以山西大学校长王录勋、第一师范校长曲永善为首的山西教育界代表,以《并州日报》经理李同升、《山西日报》经理赵希复为首的报业代表,还有学生和市民代表几十人。</p>

委员会当天下午就在山西大学的礼堂里召开了会议,为了扩大影响,赵丕廉要李同升把所有来到太原的外地记者都找来列席会议。</p>

那几条章程都是现成的,自然也是挽救晋钞所必需的,根本用不着讨论,大家一致举手表决通过。然后,由第一师范校长曲永善和赵丕廉两人拟稿,分别给张学良和蒋介石发去两封请愿通电。</p>

给蒋介石的请愿电文是:“……阎锡山军阀本性难改,穷兵黩武,反反对中央,悍然挑起中原大战,致使亿万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民众苦不堪言。而山西受阎锡山荼毒已久,民众灾难更甚……”</p>

“晋钞受阎锡山所累,狂贬不止,几与废纸无疑,非采取断然手段绝无挽回。然,山西省政府主席商震,面对乱局,置若罔闻,束手无策,致使山西局面崩坏不堪……”</p>

“宋哲武将军不忍见山西百姓困苦,以私产数百万为惶惶小民纾困解难,实乃当过军人之楷模,千古少见之武人……”</p>

“现山西之局面,非中央政府出手整顿,不可解此危局,如中央政府无力援手,则山西千二百万百姓,恳请中央,委宋哲武将军为山西省政府主席,由宋哲武将军率山西百姓自解困局。为此,山西百姓恳请中央作如下决断:第一……”</p>

“为早日解除山西百姓困苦,救千万民众于水火,恳请张汉卿将军放弃各人一己之私念,以山西万千百姓苦难之念为大念,中央政府蒋主席以恢复山西民生为己任,尽快将山西民政之权利,交与宋哲武将军,以复晋钞之值。切!切!三晋千万百姓泣血翘首以盼!”</p>

这封请愿通电发出的同时,各地的记者也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向各自的报馆发回了关于这次请愿游行,以及请愿电报的内容报道,第二天,山西、北平、天津、济南、青岛、上海和南京的各大报,几乎都全文刊载了山西民众的请愿电报,并对请愿游行情况作了大量的报道,许多报纸还都在主要版面配发了评论,对宋哲武甘愿无私挽救晋钞之举,大加赞赏。</p>

在短短的几天内,宋哲武再次成为了国内新闻舆论的主角,山西也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p>

北平、天津、郑州三地,因为这三地也曾经有大量晋钞在流通,至今民间仍有为数不少的晋钞无法兑换,因此,这些地方也发生了小规模的游行请愿,也同样引来了国内舆论的关注,晋钞这一山西地方货币,也于此同时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议论议题,各个大中城市街谈巷议、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谈论关于宋哲武和晋钞的事情。</p>

可与民间热议相反,南京政府和已经进驻北平的张学良却一点动静也没有,甚至包括《中央日报》在内的,受中央政府控制的报纸也一样,对晋钞一事绝口不提,这让社会各界疑惑不解。</p>

第三天,署名“并州狂生”的一篇关于晋钞给山西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的文章,再次引来国人对山西和晋钞的热议。其中举例,一山西普通市民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晋钞,因为贬值而几乎化为乌有,愤而自杀,幸亏被人救起才得以幸免。</p>

这篇文章的报道,让这几天来,主要是实际报道山西游行请愿和关于晋钞情况的各大报的舆论,开始转变了舆论矛头的方向,《申报》和《大公报》这一南一北两大报纸率先开始发表谴责评论文章。</p>

谴责张学良“以个人私利为重,不顾山西百姓疾苦,不肯放弃山西。《申报》更毫不客气地指出,张学良军阀习气难改,以国家土地为私产,全然不顾地方百姓疾苦。</p>

对于蒋介石也毫不客气地指出,“身为中华民国最高领袖,一味姑息纵容各地军阀,以国家之公产任意私授于人,全无国家领袖之风范……”</p>

第二天,张学良终于就山西民众请愿一事,发表通电称:“……本次举兵入关,实为武力调停中原大战,盼中原战事早日平息,绝无一丝个人私意……”</p>

“学良受蒋委员长委托,暂辖山西、绥远两省民政,实乃为中央分忧之举,学良易帜以后,奉中央命令,成为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绝不是割地自居,将两省视为私产之军阀。今山西民众即推举宋哲武将军为三晋民众之领袖,学良绝无阻挠妨碍之意,今恳请中央早日满足人民之意愿,解山西百姓之疾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