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与李唐相比,虽然是个不起眼的弹丸小国,然而在现任君主的治理下也是井井有条,百姓安居。
秦英挑开了轩窗的帘子好奇地向外看了一路。
只见沿途的商铺与坊居错落交杂、鳞次栉比,人来人往地络绎不绝十分热闹。
崔姓少年不解地问着,高句丽的官员都这样羞辱于你了,你还兴致盎然地考察这高句丽的风土人情?
他本以为她会因此事,而分外仇视敌对高句丽,甚至不屑去了解此国的任何事。
秦英托着腮往嘴里递瓜果,寻了空子回眸对他道,一国之中有些是坏人有些是好人。不能因为遇到了某个坏人,就忽略了其他人。就像吃到了变坏的瓜,就誓以后再也不吃这类的瓜了。
经过她好几次循循善诱的开解,崔姓少年终于感觉他们的思想境界高下不同。
试问他们一个是修道的,一个是通儒的,相差地果真如此多吗?
还是说他这些年看的儒家经论,半点没有效果,最后统统被自己读进了狗肚子里?
他们一行人坐了两刻有余的车才到都城。这座城池与长安颇为相似,不过是从长安的一百零九坊改成了六十六坊,快要缩小了一半。
至于建筑风格,秦英看到那熟悉的黄瓦红柱,几乎以为自己是在梦中重新回了长安。
等一层层人手通传到国主那边,秦英跪在大殿前,想这高句丽的都城如此模仿长安,正是国主不偏安一隅,野心勃勃的表现啊。
高句丽国主引见了李唐使团,听秦英讲到了鸭绿江畔的尸山骨丘,面色却毫无动容。他不给秦英深谈的机会,很快将话题转到了旁处,比如两国间的贸易往来。
秦英在国主那边碰了个软钉子也没有气馁,就着偏离的话头继续说了下去。落得一个宾主和谐的局面。
国主看为的出使者是这么小的孩童,一开始并没放在心上,然而当他用言语试探不出秦英的深浅时,对她的态度不由得谨慎了些。
宾主坐在殿内交言到了酉时。
国主邀请李唐使团半时辰后到长露殿,赴接风洗尘的夜宴,之后他在簇拥中回去休息。
夜宴上两国官员喝了酒,交谈都比较比较随意了。
秦英这为出使者,得到了高句丽诸位官员的“亲切”问候。种种粗鄙的玩笑话都在他们口中讲了出来,可见这些人素质之低劣。
崔姓少年听到后来,实在给秦英翻译不下去了。他一甩袖子离了坐席走到殿外透气,再不掺和秦英的烂摊子。
秦英听不懂半点高句丽语,但这不妨碍她看着对方的表情回敬言辞相当的话语。
他们明明是语言不通还能边笑骂边喝酒,若要被记在野史册子,也足可以称的上是奇事一桩了。
国主坐在上位,眼眸瞧着远处的秦英从容不迫地应酬高句丽的官员,心道李唐派来这个小儿深藏不露。
(未完待续。)<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xbiquta.c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