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后楼,“真他娘的不愧是林百万啊,一百多万的车,说买就买!”
旁边人调侃道:“现在不能叫林百万啦,一百多万的车说买就买,这身家怎么着也得是‘林千万’了吧?”
这话当然是猜测,可在场没有任何人提出质疑。
大家扪心自问,他们如果有个一两百万,是绝对舍不得全拿出来买车的,就算是有个三五百万可能也舍不得。
可人家林为民一出手就敢买,舍得买,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手里有钱,而且肯定远超一百万这个数字,一千万绝对不夸张。
这两年,林为民又是海外出版、又是百老汇话剧演出,每次有海外电汇,大家听说的数字都是几十万米刀起步。
一年好几次,这么算一算,一千万人民币对于人家来说也不算什么!
尽管同事们早已习惯了林为民给大家带来的震撼,可这细细一算,还是让人忍不住感到震惊。
一千万!
够他们这群普通的工薪阶层赚多少钱的了,一个月一百块,一年一千二,一百年不过十二万,他们就算是十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的钱,更何况还有很多人一个月还赚不到一百块。
“真让人嫉妒啊!”有年轻的同事感叹道。
嘴上这么说,可这种嫉妒却无法汇聚到实处,让大家真的对林为民产生什么恶感。
一来是因为人家的作品立得住,这么多年了,每年至少一部,多的时候两部,不仅产量高,质量还好,最关键的是读者也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国文社每年出版的所有图书当中,林为民的作品已经成了一个重大分类。
一部少则一二十万册,多则上百万册,林为民这么多部加在一起,哪年不给社里带来两三百万册的销量?
再加上林为民主持的《当代》,每期一百多万册的稳定销量,一年就是一千多万册。
光他一个人,就垄断了国文社出版物的大半。
对这样的人,你怎么嫉妒?
第二个原因,则是林为民一惯在社里的处事原则,工作上从不推诿,成绩有目共睹。凡事不争不抢,为人随和,跟谁都能打成一片。
尤其是社里的老同志们,对林为民更是有口皆碑。之前卫君怡半夜脑出血,是林为民大老远赶过去拉上她给送到了医院。
从这一点上,大家也能看出林为民的人品。甭管是你在不在位,人家的态度从来没变过。
光冲着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多数人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佩服。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林为民所表现出来的天分,和他在这个年纪所取得的成就,真的让很多想嫉妒的人都嫉妒不起来。
假设你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渣,平时只能考50分,班里有个学霸,回回考一百分。你嫉妒他,理所当然。
可现在你面前的是个学神,人家不考试,直接跳级上了大学。
这你怎么嫉妒?
只能抻着脖子仰望、膜拜!
“别看了,人家那种天才,百八十年可能也不会出一个,嫉妒有用吗?”
众人闻言无不点头。
聊到最后,不少人备受打击,颓然的叹了口气,继续回到办公室看他们的稿子。
同样是编辑,人和人的差距,有时候比和动物的差距还要大!
下午下班,林为民特意晚走了一会儿,就是怕被同事们围住问东问西。
他来到前楼,社里只剩下稀稀拉拉几个同事,林为民笑着和大家打了个招呼。
碰巧这时程早春从车棚取了自行车出来,瞥了林为民和他的大奔一眼。
“烧包儿!”
林为民看着他远去的背影,送出了一个中指,转头看见翟大爷正看着他。
“米国那边特别流行,对领导表示尊敬的意思。”林为民晃着他那根粗又长的中指解释道。
翟大爷点点头,为民不愧是出过国的人,全是外国学回来的先进经验。
跟翟大爷聊了几句,林为民正准备上车,就听见大门口有人在叫自己。
“林老师!”
他扭头一看,是马嘟嘟。
“你怎么来了?”
“我就寻思先来国文社这儿碰碰您,要是没找着您,我还寻思上您家去一趟呢。”马嘟嘟道。
林为民道:“走吧,一起吃点饭,边吃边说。”
他上车后,马嘟嘟才注意到林老师上的这辆车似乎不是之前开的皇冠。
“嚯~您这又换车了?”马嘟嘟惊讶道。
他盯着车标看了几眼,“这是德国的奔驰吧?”
林为民点点头,“先上车吧,等会再聊。”
“得嘞!”马嘟嘟乐得将自行车一扔,迫不及待的上车体验坐大奔的感觉。
(本章完)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