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暗藏云雨(1 / 2)

 次日一早,吴铭便待着两个随从返回了大梁。但为了牵制秦军,司马错则被留在了河西。

到了第三日的清晨。魏国朝堂之上免不了又是一番喜庆!

虽然河西又失去了两城。可是活捉秦将司马错,这一点便足够让魏惠王兴奋的了。当然,如果能够活捉商鞅,魏惠王应该连做梦的时候,都会被笑醒。

便是在商鞅的带领下,秦国才夺取了河西。魏惠王对商鞅的恨,岂能一般?

不过这件事情只在魏国朝堂上持续了一会的兴奋。

继而魏惠王又宣布了两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自即日起,魏国由魏申当朝,魏惠王退位听证,只要不是过大的事情,朝堂上都有魏申做主。

另外一事则是,免去公子n一切罪责,令其统帅大梁一万守军,常年操练,主负责大梁城的安危!负责抹平内部的不和谐。

另外一点,用魏惠王的话说,他不想孙膑围魏救赵的事情再次发生,不想继续重蹈覆辙。

这两件事情,一度在魏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魏申当朝!号襄王。

这一点但是让吴铭有些无语!历史上,魏襄王名魏嗣,即位是公元前318年。

人变了,时间上也早了五年。不知道如今的魏嗣若是知道原本的历史,他会怎么想?

不过吴铭也懒得想那么多。从这具身体前世主人的记忆开判断,魏申是一个不错的公子,知书达礼,很是平易近人。

所以吴铭对魏申即位也不反感,反而觉得要比魏惠王好上很多。

在两件大事宣布完之后,就是对吴铭的一些封赏。

只不过,这原本应该是国库出的东西,成了吴铭从帝丘带回来的东西了。

卫国虽然弱小,可是财物的底蕴也不差。之少这些东西全部兑换成金子那得有两千金以上!

一金基本都够一个普通百姓一辈子吃喝的!两千金,放在普通百姓家里,那绝对是天文数字。

历史在大军中,这么多的金子,也够五万大军三五年的消耗。这绝对是不容小视的一笔财富。

魏惠王则是直接大手一挥,将这些全部赏赐给了吴铭,宫中一点都没有留下。

也因为今日朝堂上已经宣布了两件大事,所以其余的事情也就都被搁置了,没有臣子进言。早朝也就很快散了。

次日的朝堂上。行过君臣之礼后。

吴铭直接跨出一步道:“禀君上,臣识一商人,名凌天雪,颇具才能,此番相王,其风月楼之舞女,令齐国君臣也看的入迷!论敛财此人之手段可比当年相国白圭。故此,臣以为可封其为官。”

这个时代大体上遵守的是重农抑商。毕竟粮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很多时候,百姓都是饿着肚子的。

故而田地只能是国有。商人的地位一直被压制,否则,很可能出现混乱。

而且各国也都不约而同的遵守一原则!为官者不可经商。

当然,这其中也由例外!比如宋国。这个没有什么邦交,国土不多,但却自视甚高的小国,国君便利用个大国之间的利益矛盾来求安稳。更是鼓励国人与遥远的西秦通商。

宋国最富有的定陶,便是因为商人居多,乃是天下商旅之宗,故而宋国才富甲天下。让列国垂涎。

可是魏国不同。作为大国,国君考虑的是地位与统治的绝对性。同时还要考虑民心。粮食可以说是民心的根本,所以很多地方禁止商人染指。

吴铭此话一出,无疑是在挑战重农抑商的国际惯例!自不必多说,事情一提出来,就受到了很多朝臣的侧目。在他们眼中,让商人崛起,是一个根本不可行的事情。

在群臣的轻声议论中,魏申轻咳一声,定了定神,而后随意的答道:“爱卿之言,寡人以明了,然此人涉及经商,朝中历来无商人为官!故而此事尚需再三斟酌。容日后再议不迟。”

其他朝臣尚未说过一句话,魏申却直接将话说死。

话以至此,吴铭自然不好再继续多说什么。只得拱手应道:“臣谨遵君上吩咐。”

“嗯!如此,寡人还是与爱卿说说另外一件事情吧!”略略点头之后,魏申便将目光紧盯着吴铭:“听君父所言,爱卿与胞妹以有婚约,此事乃君父一心事,寡人一心想为君父分忧,便在昨日去了静宫。胞妹对将军也甚是赏识。颇有好感,不若寡人选一良辰吉日,将爱卿与胞妹之婚事,先操办了如何?”

话落,魏申将整个身体后仰,张口打起了哈欠。

听到这话,吴铭的内心却是一阵苦笑,之前魏惠王便催促此事,可对于这们婚事的两个当事人,谁都不是多么愿意的!

梅公主的心里另有他人。而吴铭,受后世思想的影响,他也不会随意跟任何一个美女都能够生活到一起!

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女子也就罢了,女子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且大多懂得顾及家务,勤劳。

可这次的却是个公主!凡事到了贵族身上,都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公主又哪里是寻常人家女子可比。

两个不动心的人,身份又都不一般,这组合到一起,结果自然是不幸福的。

相王迎回魏申,这本也是魏惠王的一个心事!所以吴铭便提前倡导了相王。一方面满足魏惠王的一桩心事,另外就是可以让他不总是惦记着自己的婚事。

可现在好了。魏申迎回来了。自己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却还是婚事。

抬头看看主位上的魏申,不知道这主在齐国受到什么好的待遇了,不但没有消瘦,看起来还胖了一圈。

但吴铭总感觉此时的魏申与记忆中的魏申不同,他的修养举止,乃至人的气魄都要差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