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想法(1 / 2)

 <>天才壹秒住『→W.』,槟峁┚市≌fx。

魏惠王的行辕中。一行人又一次聚集在了一起。

“事情大体就是如此,那卫公根本没有什么病症,一切都是临时装的。”刚刚讲完在帝丘城中发生之事的陈珍抖了抖衣袖,淡淡的说出了最后一句话。

“嗯,”主位上,有些醉意的魏惠王微微点了点头,朗声道:“看来,有楚王在后撑腰,卫公的翅膀倒是硬了不少,想自己飞了。”

那最后的声音被格外的加重。显然,魏惠王对此事非常的生气。

一向唯唯诺诺的卫成公,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起飞。

这不仅仅是能不能让卫成公安心答应齐王,尊齐国为上国那么简单。

这还牵扯到魏国的威严。要知道,在与齐国彻底结盟达成一致之前。卫国还是魏国的属国。

卫成公这是想破开魏国的控制,在魏国的面前自由飞翔。这是不给他魏王面子,看不起魏国如今的实力。

如果不是这次相王准备将卫国的附属权让给齐国。那如今也一样需要魏国出面将卫成公的一双翅膀拧下来,将这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禽,重新关进笼子里去。

所以这个时候魏惠王才格外的恼怒。制服卫成公,这件事情在他的心中已经不再是齐王答应结盟的一个要求。而是成了魏国自己的家事。

“先是将相国拒之门外,后又装病不出。寡人在齐王面前称卫公有疾,他还真就有疾!若是寡人说卫公不治身亡,这卫公会不会自己服毒面见卫国先君去呢?”

说到这,魏惠王淡淡的笑了。可在场的吴铭、陈珍、朱威都知道,此刻魏惠王的心理是多么的痛恨与愤怒。

卫楚结盟。

楚国使臣咆哮魏国朝堂,魏惠王脸上的痛还没有下去。如今卫成公又是接着给打了几下,这如何还能忍让的下去?

“吴爱卿。”收住笑,魏惠王转头看了过去。

吴铭当即拱手,应道:“臣在。”

“相王大事不可过多的延误,既然已经知道卫公无恙,那这疾症该如何治,爱卿心中可有打算?”

原本今夜便可将太子换回,明日一早就是盛大的相王大典,期间两国还会签订盟约。

因为卫成公,让事情拖延了下来。

事情缓上一天在齐王那里也说的过去。可一但拖的时间久了,齐王会怎么想?

是卫公的病症真的一时半会好不了吗?那相王之期又能拖延到什么时候。本次相王是不是就此作罢。

还是说,齐王会想。你魏国如此无能,一个小小的卫国都搞不定?还有什么颜面说卫国是自己的属国。

到了那一步,卫国还用的着你魏国拱手相送吗?若是齐国出手制服卫国,结盟之事还有必要吗?

原本相王就是为了安定齐国。用吴铭的想法,当今魏国还需要时间发展。

只要安定了齐国,那么天下大国中也就只剩下秦国与楚国可以对魏国造成威胁。

秦与魏的仇恨已经缠绵了百年之久,可以说是不死不休,而且秦王以有东出之心,所以对秦国的敌对心理吴铭也不会松懈。

既然知道不能与秦国和解,索性也就不去安抚秦国。可魏国乃四战之地,没有稳定的后方,现在也没有强大的实力,所以只能先创造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然后在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里咬紧牙关去发展实力。

而要创造出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从如今的列国形势看,韩国已经没有什么威胁。燕国偏安北地,国力甚至不如韩国,再加上距离遥远,难以对魏国造成威胁。

所以暂时也没有安稳燕国的必要。

再接着就是赵国。赵国人的骨子里同样散发着血性,如那赵原,终究没有服软。

不过,赵国北有匈奴,中间又夹着一个中山国。

而且此时的赵国国力并不强,按照真正的历史轨迹,赵国会在如今的太子赵雍上位之后,才开始走向强大的一流国家。

赵雍,也就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大败匈奴不说,更是让赵国成为今后唯一一个可以与强秦对抗的国家。

只不过如今的赵肃候野心不强,加上年岁以高,更多方面,赵肃候更想安度晚年。没有多少扩张之心。

历史上纵横家主张和三晋抗秦。但最终的结果呢?六国合力攻破函谷关,敲开了秦国的大门。

可最后却没有灭了秦国,反而是让秦国在危难中一步步的走向强大。

苏秦、公孙衍,这是两个发起后来合纵的主要人物。每一次都攻破函谷关,都合六国之力功秦。一开始都是轰轰烈烈,威风八面。

可最后却又都以失败告终。这其中的原因吴铭不太明白,眼下也不太想知道。

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行,那么吴铭也就不想再走历史原本的老路。

再者,经过这段时间的思索。吴铭真的发现,自己携带的后世智慧根本不能让这些古人认可。

实际上,在春秋年代礼仪最为繁重。战国时代,思想最为耀眼。后世强大的是智慧与兵器的发展。

可说起思想!吴铭只能呵呵了。什么叫战国百家争鸣。虽然如今的百家还没有开始争鸣。可吴铭已经感受到这个时代人的思想已经是繁杂无比。

这比后世简单的礼节与思想要繁杂的多。所以要以后事的思想与这个时代接受不同思想洗礼的人民讲后世的大道理。那简直就是对牛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