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差地别的同一人(1 / 2)

 大梁的东面城门上。魏惠王,天子王服加身,格外的多了几分威严。

看着城下的五千魏国武卒,看着这些个趾高气昂,气宇轩昂,精神满满的铁血勇士。

做为一国君王的他,此时此刻露出了由衷的笑。至少这队伍拉出去,他的脸上还是很有光的。

“魏国的诸位勇士,寡人能有你们,今心甚慰。能有吴将军,更是八世之福分。魏罂,多谢诸位将士。”虽然年岁以高,可是性格与作风都外性的魏惠王在此时依旧是话语高昂。中气十足。

虽然因为距离的限制,简易阔话器的作用不能让每个兵卒都听的到。可是站在前面的将领也是都听到了一些。

魏惠王的此番话语,着实让这些兵卒听着舒服。

新兵对这个一直不曾见过的君王,在这一瞬间有了很大的改观。

原本从梁囿调离,以及部分见过魏惠王的老兵,在此刻对魏惠王的印象也是大有改观。

虽然话语简短,可是这个身份尊卑,格外重要的时代里,魏惠王能够这般说,即使吴铭也感觉不易。

“我等,愿为家国效力,战死沙场,在所不惜。”

“战死沙场,在所不惜……”

“战死沙场,在所不惜……”

那声音传到耳畔,尽管居高临下,可那气势如虹的感觉,亦让魏惠王的内心激荡不已。

短短一年的时间,甚至不到一年。整装待发的五万武卒。另有一万镇守忻城,一万镇守河西,一万正在尚坊日夜赶工制造各种兵器。

比起首次击退秦人来说,这一次的兵卒,更加让魏惠王满意。

“寡人得爱卿,若当年吴王得孙武子。幸甚,幸甚啊。”转身看着吴铭,魏惠王兴奋说道。

“微臣,谢君上褒奖。”这个时候的却不是推脱的时候,既然做的不错,若面对他人的认可一直推脱,反倒是让人反感。

努力做好一个功成名就,真的称职的大将军。眼下吴铭的想法不过尔尔。

君臣二人亦是在接下来对视一笑。再没有说其他什么。至少吴铭在努力去做了,而此时,魏惠王也没有再想吴铭是不是,会成了今后的一个麻烦。

军权独握。这种想法吴铭从来没有,只不过一个后世思维之人,难免想要更加开阔一点的空间。

吴铭只是想自己可以在军中的一系列改革可以进行到底,毕竟在他看来,这样做对魏国没有坏处。可以肯定的是,他吴铭,并没有二心。

而且在来大梁之前,为了防止秦人趁机进攻河西,吴铭已经让张猛多加留意河西的动向,一有情况,尚坊的一万武卒当即刻前去支援。

“君上,时辰已到。”就在这时,一个内臣急匆匆的走了过来,在魏惠王身边朗声禀道。

“传令,大军启程。”开心到合不拢嘴的魏惠王,在这一刻高兴的一扬手。

下了城楼,在群臣前簇后拥之下,魏惠王兴奋的进了王撵。

相王随行的朝臣除了吴铭之外,还有相国陈珍、司徒朱威。

整个王撵与随行的文官都在队伍的中间。被五万大军牢牢的守卫着。

那一路上,旌旗招展,浩浩荡荡的好不威风。

吴铭做为将军,这一次便是亲自带领大军,本人虽然与王撵一同随行,但整个路途中却是不断的前后奔波。

除此之外,这支队伍的方圆五十里,早在这天清晨就已经有斥候严密监视。

至于为什么不等到第二天的清晨再出发,则是魏惠王的意思。

这个几乎糊涂了大半辈子的君王,难得清明一次,却是异常的着急。

吴铭只说与齐国相王要趁早。魏惠王便一刻也不多耽搁,连夜启程。

谁都没有留意的是。就在整个相王队伍浩浩荡荡离开大梁之后。

城楼上,一个侍女抿着嘴,轻轻提着裙摆,飞一般的朝着深宫里跑了去。

静宫。

“公主,公主,你真该去看看的,浩浩荡荡的五万将士,看起来好威武,比当年庞将军的虎贲也不呈多让呢。”

那侍女一路跑着,一路呼喊。情窦初开的年纪,也许是瑞梅不想自己的遭遇也出现在其她人的身上。

在这静宫,二人更像是姐妹一般。

这个已经清静了十年的地方。

因为吴铭的到来,这里似乎有了些生机。可终究是围绕着一种淡淡的伤感。

此时此刻,整个宫殿都沉寂在了琴乐里。

一曲高山流水,仿若诉说着弹奏之人的内心。

用心倾听,亦是听的出,这弹琴之人,仿若在讲诉着自己。

两人一见如故,彼此相爱。她有着梅花一般的圣杰。他却有着一颗独爱圣杰的心。

那年的一束梅花,一盆梅景。时过境迁十载。如今想来,却是宛若昨日。历历在目。

那一天,她与瑞莲还都在这宫中玩耍。

一曲琴乐的对比落幕,二人却都是有声有色,却又各不相同。

然两姐妹一个调皮古怪,一个却是温文尔雅。若说琴音系着心神,二人所奏同曲,却弹奏出不同的韵味。这或许亦是注定。

那时,瑞莲说:“姐姐的意中人,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瑞莲古怪,那时的她不过十三的年纪,情窦初开。或许每个少女都会说说自己心里的他。

“我喜欢闻名于列国的大英雄。威风八面。最好可以威服列国,跟着这样的人,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瑞莲如是道。

瑞梅却没有说话,只是在想。

“嘻嘻,阿姐呢?你喜欢什么样的?”印象里的瑞莲总是问这问那,始终一副孩子心性。

那个时候,她说:“阿姐也不知道。”

是真的不知道?也许她知道,可是那种感觉,当真是说不出。

印象中,第一次见孙膑时,那是在一个长满了梅花的庭院里。

孙,庞二兄弟斗志。曰兵,曰将,曰国,曰才。

记得那时,孙膑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言谈举止,无不透露着智者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