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安江提亲(2 / 2)

正在这时,金桐从内出来,问道你们在谈论什么呀?

金夫人笑道:呶,刘家托张妈妈前来讨小莹的年庚。

一听刘家来要小莹的年庚,金桐笑道:女儿么养到一百岁也是人家的。刘家的为人倒是大家知道。就不知小莹意下如何?

张妈妈笑道:自古儿女婚姻父母作主,父母定了,做女儿的哪有不服之理。

金桐道:这话在理。但自古以来,抗婚者有之。还是听听小莹之意为好。

金夫人笑道:那你们稍等,我去听听小莹口风看。

......

房间里,小莹正坐在椅子上绣花,见母亲进来,笑着问道:姆妈进来找女儿,不知何事?

金夫人笑嘻嘻地坐到女儿旁边,拉者女儿的手,道:闺女啊,今天姆妈来问你,刘家托张妈妈前来要你的年庚,不知你意下如何?

一听刘家前来要自己的年庚,小莹脸一下红了起来,低头不语。

金夫人又道:如今,刘家是我们南浔镇上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他家二公子更是聪明的才子,相貌堂堂,屈指可数。这种人家,是八辈子打了灯笼也难找。姆妈看蛮好。张妈妈还在厅堂上等回应呢。

其实,小莹自己心里清楚,给妍妍当陪客,人们私下议论;自己陪姆妈去探月子,姆妈和刘夫人的交谈,正中自己的心意,只是女孩家自己不好开口罢了。现在张妈妈还在厅上等回应,逼自己今天非要表态,只得腼腆地道:女儿生来大小事都是听阿爹、姆妈的。

金夫人听得出,其实女儿是答应了。于是拿了一张红纸上写好的年庚,笑嘻嘻地来到厅上,交予张妈妈。

张妈妈笑着接过红纸,告辞。

......

洪英正领着小安泩在院子里玩耍,见张妈妈笑嘻嘻地进来,知道有戏,就道:张妈妈,里屋坐,里屋坐。

张妈妈刚坐下,丫鬟上了茶。

张妈妈从腰间掏出红纸,交予洪英,笑着道:看来有戏了。

洪英笑道:那辛苦你了。我这几天,就请人去卜卜看。

张妈妈笑道:卜不卜我看也无所谓,我看啊,金家啊已经称心如意。就等你们正式上门提亲了。(其实这是媒婆的心里,一桩婚事成功,她们才可有酬谢。)

洪英笑道:婚姻乃也是天命,这就要看他们俩个有没有夫妻相了。如有不配,婚后难免有些磕磕碰碰,也少了闲话。到时,我这做娘的也为难。

张妈妈道:这倒也是。

洪英掏出两个银元,给张妈妈的脚步钿,又道:卜了结果我再给你回讯。

张妈妈接过银元,千谢万谢,然后告辞。

第二天,洪英在丫鬟秋菊的陪同下拿了小莹和安江的年庚,请了算命先生掐指一算。

算命先生对洪英道:双方很有夫妻相,若是婚配,日后必定大富大贵。尤其是女方有‘丰颔重颐,旺夫兴家’之命相。

洪英听后大喜。给了赏钱。谢过。告辞。

晚上,洪英对刘镛道:按命理,安江和金家小姐倒也般配,日后一定大富大贵。

刘镛笑道:那好啊,我呢找机会和安江聊聊,他呢毕竟是读书人,有自己的想法也正常。

洪英道:这倒也是,毕竟以后是他们过日子。

刘镛又道:至于聘礼,你先准备,按大的当时那样,不要有太大的差池,否则要被人说闲话,反正迟早都是要的。

洪英笑道:放心好了,这点道理我懂,我心里自然有数。洪英接着道:年岁不饶人,你也五十多岁人了,生意场上也把他们兄弟俩带着点,迟早你都是要让位的。尽管他们有可能在官场混个一官半职,但毕竟搞实业稳妥,少了官场那些勾心斗角之事。

刘镛道:你说的也是,我也在考虑,自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