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游学(1 / 2)

九重薇 梨花落落 0 字 2022-11-16

 自打去岁与陈欣华经历了那一程从淮州返家的生死之旅,崔遥其实对许多事情都转变了看法,不再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番茄小说□网○`q`x-s`w`

也是在那个时候,他真正明白了岳丈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仁人之心,对岳丈有了新的认识。

无论是隐居淮州,还是身处阁老高位,陈如峻从未计较过个人得失,都是永远将西霞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江阴叛乱的时刻,他的两个儿子、他的大女儿都不曾独善其身,每一个人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坚定地将自己与整个国家的荣辱绑在了一起。

崔遥庆幸那时自己选择了与妻子共同进退,国难当头之际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也是打那时起,崔遥不再将苦苦求取的功名当做唯一的出路,他想的更深远的是,如何才会有能力如岳丈一般,做到那般的心底无私。

他想要多走一走,学一学,真正地了解民间疾苦,日后做好百姓的父母官。

崔遥与陈如峻交换着自己的意见,越说越是流利,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渐趋成熟。他想请陈如峻代自己斡旋,暂时在历山书院栖身。

崔遥能说出这么一番话,足见他经过了深思熟虑,眼界开阔了不少。陈如峻欣慰之余,认真思考着他的打算。

历山书院虽好,却也只是四角合围的方寸之地,有利也有弊。崔遥能有这般抱负,便该叫他置身在更广袤的天地,才能更好地历练自己。

想着高丽王李承浩前时曾有国书,期待两国之间进一步交流,崇明帝亦曾拿到内阁来议,拟邀请高丽学子前来姑苏游学,陈如峻立时便有了主意。

他与崔遥说道:“历山书院再有名气,也不过是一家之长,算不得上上之策。再过些日子,高丽王会人前来游学,你莫若同他们在一起,真正长些见识。”

当日内阁全体通过了这项提议,崇明帝有意从今科新中的举子中挑一些人才佼佼之辈,与高丽学子们一起,先在翰林院学习一段时间,再游历整个西霞国内。

陈如峻的意思,崔遥能得这个机会,与更多的人在一起增长见识,强如窝在历山书院百倍。他拈须对崔遥说道:“读万卷书,终归不如行万里路。依为父之见,你不若随着他们走走,才算真正开阔了眼界。”

闻得届时翰林院的几位大学士也会一路相随,若此行有益,大约还会从西霞奔赴康南,游历更多的名山大川,接触更多的仁人智者。

机会如此难得,崔迢喜出望外,起身向陈如峻深深一揖,请他玉成。

瞧着崔遥如此迫切,陈如峻含笑将他面前的茶杯推了推,示意他落座,再慈爱地望着他道:“你放心,我自会向翰林院举荐,你本也符合此次游学的条件。只是这一去少则一年,多则两载,可有想好家中如何安置?父母那头要有所交待,如今端哥儿已然启蒙,孩子的学业也不能耽误。”

崔遥略一思忖,认真说道:“岳父大人,依小婿的意思,依旧想叫欣华带了儿子回扬州去住。崔家的族学虽不及京中,夫子传道授业,基础能打得牢些。反观京中事事繁华,小婿唯恐孩子心性不定,会乱了他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