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又有故人来(1 / 2)

巫体仙途 流年暗转 3745 字 2019-09-24

 Ps:本来昨天该两更的,但是无奈17k良好的网页到了流年这里实在是惨不忍睹,怎么都打不开,大家原谅我吧。今天发三章,将欠下的都补上。这是第一更,大家先收着。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萧非目光清澈明净,却略显悲哀与无奈。本以为自己修道乃是机缘所至,哪层想到,所谓机缘,所谓奇遇,都是诸位圣人和一众先天神灵博弈交锋的结果罢了。

自修道以来的无数场面如电影一般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几乎就是刹那间在萧非心头一一闪过,本来杂乱无章有如传奇经历一般的过去,在萧非眼中变得有规律起来,仿佛有丝丝缕缕的看不见的细线将之串联起来。细线之后,仿佛有几双无形的大手操控。

混元无极,太上圣人,不生不灭,寄托虚空,以天地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

不成圣,终为蝼蚁!

萧非的目光转向了地仙之祖镇元子,也许到了他那般存在,才能够脱出诸天圣人的掌控,做那下棋之人吧。

当初太古鸿蒙之末的飞禽、走兽、鳞甲三族大战,远古洪荒之末的巫妖大战,上古九洲之末的封神大战,终于使得这块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大地再也不堪重负,破碎开来。即使道祖鸿钧和诸位圣人都拿这等状况没有办法。

后来镇元子出手,收集四块最大的大地碎片,将之至于地书之中,衍化为现在的地仙界。正因如此,镇元子才被人尊称为地仙之祖,与世同君。

那地书乃是开天辟地以来的三卷神书之一,那佛门又称之为三藏真经,一藏谈天,一藏说地,一藏渡幽。道门却称之为天地人三书,天书便是封神榜,统管天庭周天八部众神。地书便是镇元子手中衍化地仙界这一本,乃是天地膜胎。人书便是生死簿,统管天地间一切无成仙道之生灵的转世轮回。

正因为那地书乃是天地膜胎,有衍化世界之妙用,才能用来衍化出地仙界。否则别说镇元子,就是诸位圣人都得看着那些洪荒大地的碎片发呆。

在这地仙界之中,镇元子便是绝对的主宰,一举一动都能操控整个地仙界的所有灵气元气,虚空万物,当然除了生灵。也就是说,若是在这地仙界中动手,即使圣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只要这地仙界存在一天,镇元子作为地仙之祖便又无量功德,永远不会陨落。

想到这里,萧非不由得又看了镇元子一眼。心里直觉感到这镇元子的功德绝对庞大的不可思议的地步,即使没了这地仙界,恐怕都能够一直逍遥下去。

所谓功德,乃是一种奇妙至斯的东西。天道之下,只要做了顺应天道大势之事,便会降下功德。有大功德在身之人,不但修道之时好像开了加速器,较旁人快得许多,而且灵台元神清明,根本不用担心有魔头来袭。功德一物,乃是阴邪魔物最好的克星,比什么道法佛法都要好用的多。

以镇元子这厮的功德来看,若是将他打杀,只怕当时就会有天罚降临,圣人也不好受。关键是还会影响门派的气运,当真是得不偿失。

正胡思乱想之时,却见镇元子的面色一变,大笑道:“这根葫芦藤也来了!”用手一指,一道碧绿玄光横贯虚空,通到无穷远处。然后一圈一圈无色透明的波纹宛如水中涟漪一般,荡漾开来。那光带之上,现了一个穿碧绿道袍的道人,只怕就是镇元子口中那位太古鸿蒙之初七七四十九位先天神灵之一,人灵根葫芦根化形,葫芦道人是也。

这道人看似缓慢,实则极快,不过数个呼吸便到了众人前方,轻轻下了光带,入了殿中。然后用手一指,现了一张云床,坐在上面。这一系列动作一完,便瞪了厉辰几眼,道:“你总算回来了,当初让我一阵好找。”

厉辰微微一笑,却是没有说话。以他俩的关系,貌似也用不着说什么客气话。

当初长青子陨落,乃是在大劫之中,天机不显,镇元子、葫芦道人也不知晓。直到落入六道轮回之后,这两人才感应到,连忙到处查找。当初那九幽深处、六道轮回、地府地狱还在巫族统领之下。要知道巫族可是有十二位祖巫,每一位的法力神通都不在一众先天神灵之下,想一想就知道有多么恐怖了。那时分,连冥河老祖那等先天神灵都不敢随便出来,整天在血海之中呆着。

不过这事对其他人说来难办,对葫芦道人来说就是小事一桩。这家伙几乎和所有强者都有点交情,和巫族的关系也颇好,入六道轮回还不是小菜一碟。不过当初长青子自知有一大劫,事前便颠倒了天机,是以葫芦道人几番查找,都没找到,后来只能安心等待厉辰的转世之身归来。

这三个太古先天神灵对视,眼神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沧桑,言语之间唏嘘不已。轮回亿万世,如今重见故友,心境感觉都不同了。

世事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不就是这样么?

萧非突然起身,整了整衣衫,走到葫芦道人面前,推金山倒玉柱般拜了下去,恭敬道:“徒儿萧非,拜见师尊!”

那个李青莲虽然只是葫芦道人的一个小小化身,但是对萧非来说,却有着太多的含义。那得自李青莲的传承简直就是一笔永远无法用完的财富,尤其是那一股造化生机更是让萧非收到了数不尽的好处。

岂知葫芦道人一抬手,一道玄光挥出,将萧非拖住,哪里拜得下去。葫芦道人笑道:“你得了我的传承,既是天意注定,也是你我有缘。问道混元,长路漫漫,荆棘密布,天地之威,大过一切,人行其间,承受一切。你我正好相互扶持,日后以道友相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