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方广和贾诩的道理(1 / 2)

 曹昂性子直爽,万事少有遮掩,也是方广最喜欢的脾性。

老板后面几个公子,好武的曹彰不论,曹丕阴沉到了,写诗香艳无比,做事,午时难得,如此诗文和从政风格不同,那是压抑到了极致的表现。

比起老板诗文同胸中格局一致,曹丕在方广心中,扭曲的实在是太过了。

这位历史上曹操的政治遗产继承者,更是开了历史的倒车,为了帝位,同世家豪门沆瀣一气,成了九州打错的铸造者。

可怜的曹丕,现在不过八岁,已经在方广心中,被定了性。

另一个公子曹植,号称天下之才,独取八斗,只是这哥们放浪形骸,有其父的风流,无曹公的格局。

不懂男子要隐忍,万事以天下为先,搞的在皇宫赛马,也不是方广的菜,算起来,曹昂这朴实性子,最得喜欢。

一半人,要是问现在大公子的问题,方广最多泛泛而谈,随口说说,曹昂问起,方广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

恰好今日,他确定了很可能是几百年后,南方占城稻的稻种,心情极佳。指着面前的稻苗,就高谈起来。

“大公子,天下根本,在道在略,不在术在算,万民腹中有物安乐,自然可勃发!”

“大公子说的兵略,在我心中,不过末节,人家耕读,是修生养性,吾想的,是稻米满仓,毕竟主公那里,还等着东郡的夏粮呢!”

“这样啊!先生讲的道理,确实和文若公找的老师,说的不同呢~!”

曹昂一知半解,方广笑着,指着面前两种植株,一种壮健,上面长满了叶子,另一种则是枯黄纤弱,只有苗叶一两片。

“大公子,你看面前稻苗,壮健的乃是江东现在百姓,种的好稻,枯黄的,是苍梧郡的野稻,哪种好些?”

“这还用说?自然是粗壮的好些了,江东多稻,北方吃的粟麦,我都知道,还有,大同,前几日,你让军士种下的什么燕麦,是什么?”

“我听徐州老农偷偷说,那是涩麦,不好吃,产的少,傻子也不种的!”

曹昂还算机灵,居然能听到民间对方广的风评,引到方广一笑。

“大公子,先说涩麦吧,那是野燕麦,人吃不好吃,马吃,那可是上好的佳肴啊!”

“天下兵威,半数在马匹,好马在北方,不就是天生万里牧场,只是大公子,你可知道,马匹育种,特地饲料养殖,才是养出好马的根本呢!”

“西凉马好?比西域大宛如何?幽州马高大,耐力不佳又如何?这里面学问大着呢,农牧,牧不在农之下!”

“马好了,随便上些甲士,比起什么西凉铁骑,幽州突骑也是不差的!”

方广言说的畜牧道理,是九州近代,都没有琢磨透的道理,方广两世为人,自然知道,没有热武器,骑兵永远是战场之关键支撑。

而西方组织严密的骑兵,燕麦喂马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他的道理,过于领先时代,同荀彧給曹昂找的先生所说,还颇有互相抵触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