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回 鲁庆父是孟子的祖先(2 / 2)

鲁僖公鲁申亲自出城来迎接季友,并且拜季友为鲁国国相,将费城封给季友做采邑,后来又将汶阳之田也封给了季友,对了朋友们咱们前面讲过山水的阴阳,那么汶阳是在汶水的南面还是北面呢?请大家在评论区回答讨论。

从此,鲁国的朝政基本上就是季友把持着了。不过季友并没有一家专权,而是奏请鲁僖公鲁申,让鲁庆父和叔牙的后人,继承了他们的爵位,也都继续在鲁国朝堂做公族大夫,说虽然庆父和叔牙谋逆,但是他们的后人却并不知情,都是鲁桓公鲁允的后代子孙,应该在公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符合鲁国的立国理念“亲亲上恩”的。

鲁僖公鲁申自然是听从季友的建议,于是将成邑封给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将郈(hou)邑分给了叔牙的后人。

后来季友、庆父、叔牙的后人成为鲁国最大的三个家族,因为他们三个都是鲁桓公鲁允的儿子,所以就将他们三个家族叫做“三桓”,庆父是老二,他的后人被称为仲孙氏,或孟孙氏,庆父就是后来仲孙、和孟姓的始祖;叔牙是老三,他的后人就是叔孙氏;季友是老四,他的后人就是季孙氏,他就是后世季孙和季姓的始祖。

值得一提的是,鲁庆父的第十三代孙名字叫做孟轲,就是我们尊敬的亚圣孟子。

不过鲁国国内是安定了,可是还有一个人还在外流亡呢,谁呀,对就是鲁庄公鲁同的夫人哀姜。

这哀姜原是齐国公主,可是却因为和小叔子鲁庆父勾结,导致了世子鲁般和鲁闵公鲁启被刺杀,如今流落在邾国,鲁国人不闻不问,也不知道是忘了呢还是故意的。

可是鲁国可以不管哀姜,齐桓公可不能不管,因为毕竟是齐国嫁出去的公主,这样流落在外,齐国丢不起这人呀。

于是齐桓公就派自己的宠臣竖貂到邾国去,将哀姜接了,送回鲁国。

竖貂领命,接了哀姜,并护送去鲁国,可是在半路上时,竖貂对哀姜说“夫人做的事情,齐国、鲁国,乃至天下人都是知道的,夫人这样回鲁国去,还有什么脸面到太庙去拜见您的夫君鲁庄公呢?”

哀姜听了竖貂的话,默然良久,然后就一直默默哭泣,直到后半夜,才没了动静。第二天早上,竖貂开门看时,见哀姜早已在房梁上自缢身亡了。

竖貂就带着哀姜的尸身,送回来鲁国,鲁僖公鲁申见了也是慨叹一声,毕竟是自己的嫡母,就用国君夫人的礼仪安葬了哀姜。

想着哀姜一生,因为父亲齐襄公齐诸儿和姑姑文姜的私情,自出生就被许配给表哥鲁庄公鲁同,可是鲁同从心理上就一直抵抗,不久父亲齐襄公齐诸儿就被刺杀,齐国换了国君。而姑姑文姜临终前,却坚持要表哥鲁庄公鲁同娶自己做夫人。可是做了鲁同的夫人又如何,鲁同根本连看都不看自己一眼,直到遇见了鲁庆父,可是命运却不给自己和鲁庆父机会,如今都死了,死了就解脱了。

鲁僖公鲁申觉得这位嫡母的一生真是够悲哀的,就给她的谥号定为“哀”,所以后人就称她为“哀姜”,哀是她的谥号,姜是她的姓氏,齐国公主嘛,姜姓,至于她的名字,早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没,没有人记得了,咱们前面也一直称她为哀姜,是因为历史资料都这样称呼,而其实,哀姜是她死后的谥号,或许她也有一个好听的闺名,就像是春天的微风拂过杨柳,可是人们不能用她的闺名来称呼她,因为那样是对她的不敬,嫁到鲁国后人们也只能称她为夫人,因为她是当时鲁国唯一的夫人,可那又怎样,都改变不了她后来被人们叫做哀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