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桃有华 灿灿其霞 文姜出嫁(2 / 2)

还是诸儿哥哥贴心,文姜将锦盒打开,里面一只用粉红色宝石攒成的桃花发簪,别致优雅,发簪下压着一方白色丝帕,文姜一边摆弄着桃花发簪,一边将丝帕展开,熟悉的字迹露了出来,是诸儿哥哥的笔迹“桃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苴(ju),吁嗟兮复吁嗟。”

看到诸儿哥哥的情诗,文姜的脸泛起了红晕,诸儿哥哥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美丽的桃花盛开如云霞,没有及时折一支呀,看它飘落像浮萍,哎,可惜呀可叹。”

这文姜呢,咱们说过的,也是作文呀诗歌呀写的很好的,把玩了一会诸儿哥哥送的桃花发簪,顺手插在了鬓角,也提起笔,在那方丝帕上也写了两行字“桃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讵无来春,叮咛复叮咛。”

这文姜写的是什么意思呢“桃花盛开很美丽,今年未折待来年,有心的人儿耐心等待下一个春天。”

齐诸儿见了文姜回复的诗后,更是想找机会单独和妹妹文姜相处,就对父亲齐僖公说“父亲,妹妹嫁到鲁国,是关系我齐国和鲁国联盟的大事,就让我送妹妹出嫁吧。”

“现在为父就文姜这一个女儿了,她的婚礼一定要办的风风光光,她出嫁时为父要亲自送她,到时候你就留在首都监国吧。”

直接被父亲拒绝,齐诸儿相当失落,从此他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就成了齐诸儿心里那朵永远盛开的桃花。

转眼到了鲁桓公鲁允和齐国公主文姜大婚的日子,齐国这边送亲的队伍盛大空前,是由文姜的父亲,齐国国君齐僖公齐禄甫亲自送到两国交界处,鲁国那边,是国君的婚礼当然也相当隆重,而且婚礼的仪式规则,等级制度等还都是鲁国的老祖宗第一代周公姬旦制定的呢,一直到现在,比较传统的说法还把结婚叫做行周公之礼,所以鲁国虽然隆重,但合理合法合规,没毛病。

但齐国那边齐僖公亲自送女儿出嫁,却受到了后世历史学家的诸多诟病,说按照规矩,当时的诸侯家女子出嫁,送亲迎亲都有着严格的等级礼仪规定。如果是国君的姐妹出嫁,是由上卿送亲;如果是国君的女儿出嫁,由下卿送亲;就算是为了表示对对方国君的尊重,哪怕是嫁给周天子,最多也就是上卿送亲,没有说国君亲自送亲的。而齐国国君亲自送女儿出嫁,被《春秋》记录为“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