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战书(1 / 2)

 又兜兜转转了几个时辰,宗辰慢踱着步子到了丞相府门口,一片富丽堂皇,有士兵把守看上去守卫森严。

老板娘最终还是经不住,说了那男子就是隐国的丞相。他又问了几句,大约也猜出了月韵和莫玄清是怎么一回事,大概就是月韵想借助莫玄清丞相的身份混进宫去,那十余日应该是在想办法吧。月韵后来给他传了消息,想必是成功的混进宫去了,只是她现在在哪,却又是没有线索可循的了。

他不担心月韵会出什么事,因为他了解夏隐,虽说他杀人无数,但他对朔月阁的人还是很好的,根本不想外界传闻中的那样冷酷无情。

他没有进丞相府,却走到皇宫门口,看着那扇独具北方特色的宫门无奈的叹息一声。夏隐对他太过于了解,甚至可以说他性格中的一部分是夏隐培养出来的。所以他要做什么,夏隐会在几步之前就能猜到。

有这样一个人在,真不知是好还是坏。不过起码在这十多年里还没有什么坏处,也算是赚到了。

而对于惊鸿,他是放心的。她十有**是在这皇宫中,夏隐会护她周全。至于其他,他不愿去多想,也实在想不出什么。

宗辰看着那扇门微微一笑,转身走了。

他得回军营了,如果不出意外,明日以前自己就能够收到回应了。

那扇门内的皇宫内,一群朝臣正在夏隐耳边嘁嘁喳喳的议论着那封南陵战书的事。尽管太阳都快要落山了,可这些人的热情却依然不减。极有耐心的夏隐,也十分难得被这些人烦的头昏脑涨。

“众爱卿。”夏隐终于出声制止,一扫堂下之人道:“南陵的战书朕应了,众位将军回去整点兵马,商议战略,明日上报。”

夏隐本想就此将众位大臣打发了的,可没想到他话音未落,这班人竟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议论。

惊鸿有些好笑的看着夏隐,握着玉骨扇在左手上敲了敲,对众臣道:“皇上应战,众位应全力以赴才是,还在议论什么?”

“丞相大人,隐国初立,军事尚未恢复,若与南陵一战,恐怕对隐国不利啊。”一位大臣道。

“一年多以前那一战是两败俱伤,何况南陵军事本就不如我们,大人该对隐国有信心才是。”

“所谓两败俱伤是指慕容宗辰之死,可如今他回来了,这就是对我们绝对不利。”一位将军道。

“一个慕容宗辰将军就怕了?”惊鸿向那将军走近一步,笑着问道:“皇上都说应了,你们莫不是不相信皇上?”

“臣等不敢。”众臣纷纷表明心意。

夏隐看看惊鸿,对众臣道:“都下去吧,我明天要看到你们的兵马和战略。”

如此一来,再也没有人再说什么了,纷纷退了下去。不一会,就只剩下夏隐和惊鸿两人了。

“你不走吗?”夏隐有些不解的看着惊鸿。

“我为什么要走?”惊鸿笑笑,好像知道宗辰的事之前一样的大摇大摆的走进夏隐的寝宫,在自己原来的位子上一坐,道:“这可是我的地方。”

说着,翻翻桌上的东西,见摆设和以前的一样,没有一点变化,转眼看了看夏隐,知道他一定有话要问,便也不等他问,道:“每个亡国之君身边一定会有一个奸佞小人,否则真的很难亡国,我就是来做那个奸佞小人的,专门害师兄你这个明君的。”

夏隐听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惊鸿见他笑了,装作一本正经的道:“我可是来害你的,你认真一点好不好。”

夏隐道了一声“好”,便以袖子掩了嘴。

“我要害你的话,师兄也得配合才行。”惊鸿说着走到他身边。

“我定会全力配合。”夏隐眼角还含着笑,问道:“你可有什么计划?”

听闻,惊鸿愣了愣道:“走一步看一步便是,反正师兄不是早就将一切布置妥当了吗,我只是演戏而已。”

夏隐却摇摇头,道:“既然如此,不如听我的。”

惊鸿点点头,有夏隐安排,自己这小人恐怕真的能做足了。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夏隐忽然道:“该做的你都已经做了。”那日惊鸿离开后便极少进宫了,这十余日夏隐本来已经习惯恢复到以前独自一人的样子,可不想今日却像是时光倒流了一般。

“这件事我原本是主谋,所以这亡国之君不能让你一个人做。”

“这不是真的身份。”

“只要是你就不行。”惊鸿坚定地看着他。

夏隐愣了愣,似是没料到她会这么说,微微的低了头,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夏隐正要开口,忽然听到一声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