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章硝烟(1 / 2)

 攻占喀力穆斯克亚的战斗结束了,整个城市有一半苏军逃向赤塔。(->此时硝烟霓满的废墟上,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远处的铁路线上一群铁道兵正在抢修铁路,就近的车站上,完成任务的重炮部队正在装车。而后续而来的部队,沿着铁路线继续向赤塔进军。

第四方面军完成占领喀力穆斯克亚的任务后,在此处开始分兵。绝大多数兵力转向赤塔方向,少量兵力开始向葱岭方向进军,以解决这个方向的铁路沿线的所有苏军。第三方面军在恰克图动进攻后,整个赤塔军分区和伊尔库斯科军区的联系完全被切断,赤塔军分区近50万苏军基本上成为孤军,整体被歼灭恐怕只是时间问题。

从满洲里到攻克苏联的边境城市波尔察,接着再攻克喀力穆斯克亚,我军扬了连续作战的精神,一路势如破竹。也许苏军没有想到我军的进攻速度如此神速。不按常理出牌,是我军惯用的战术。满洲里正在激战的时候,我军的一支部队绕过满洲里,直接扑向波尔察。

波尔察团团被包围之时,我军的另一支部队,却开向了喀力穆斯克亚。这就是大兵团作战的优势,每一个环节都调动的恰到好处,处处都闪耀着中国人的军事智慧。常言说道:“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算到骨子里的东西,任谁都难逃厄运。

陈赓和杜聿明所在的部队,就是担负攻占喀力穆斯克亚的部队之一。他们从满洲里越过国边境后,沿着铁路线一路急行军,目标直指喀力穆斯克亚。由于从满洲里到喀力穆斯克亚有一条高等级的公路,因此我一个重炮旅投入了攻坚喀力穆斯克亚的战斗。

喀力穆斯克亚有5万苏军坚守,我军分三个方向向该城动了强攻,围三缺一是军事作战中常用的战术,目的就是不让对方有背水一战的局面。惨烈的攻击开始后,我重炮旅挥了重要作用。我军新研制的152毫米的重炮,其恐怖的威力,完全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

经过一天一夜的攻坚,截止到黎明时分,有两万多苏军逃向赤塔,最后喀力穆斯克亚被攻占。天已大亮,战场上的硝烟还没有散尽。太阳高高的悬挂在天空,从北面吹来的寒风依然刺骨,在无情的驱赶着战斗后的余热,自然界彷佛忘记了方才所生的一切。

此刻,极度疲劳的一营长陈赓正在呼呼大睡,脏兮兮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也许战斗后的松懈让他安然,也许是胜利后的喜悦让他做个好梦。这里是苏军的一个指挥部,通红的炉火烧的正旺,炉子上一壶翻滚的沸水,出吱吱的响声,而营部的人几乎都在酣睡。

“起来了,起来了,阳光都照到**了。”陈赓睁开眼睛,现二营长杜聿明站在面前大声嚷嚷。陈赓用手揉揉惺忪的眼睛不满道:“你小子是不是睡足了,有精神头到别处泄去。”本来陈赓的脸就挂满了灰尘,没想到他的手更脏,两只眼睛被揉成黑乎乎的圆圈。

杜聿明忍不住大笑道:“行了你就别揉了,看你的脸都成什么样了。”陈赓爬了起来,找了一面镜子照了一下,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陈赓洗脸的时候,杜聿明有些焦急说道:“兄弟部队正在向赤塔开拔,你我应该到团部去探寻一下,我们下一步的战斗任务是什么,你还有心情睡大觉?”杜聿明的话彷佛刺激了陈赓。

他三把两把擦完脸急问:“你是说其他部队以经向赤塔开拔了,这也太快了。”杜聿明道:“我听说重炮旅已经出两个时辰了,喀力穆斯克亚到赤塔不足100公里,我估计傍晚攻击赤塔的战斗就会打响。”这时营部的人员都苏醒过来,他们听见杜聿明的话,纷纷变得急躁起来,他们几乎同声撺掇陈赓到团部请缨,接受战斗任务。

二人从团部出来,脸上的表情十分沮丧,明显看出没有达到他俩想要的结果。从团部一出来,他们撞见急匆匆而来的三营长。对方询问二人适时表演了一方,显得高深莫测,什么有价值的情况也没有透露,急的三营长是团团转,急三火四向团部窜去。

他俩不是想戏耍三营长,完全是出于人的一种本能——某种劣根性。即我得不到的东西,你也得不到,大家都彼此彼此,是心理平衡的一种表现。上峰命令他们团,在喀力穆斯克亚休整两天,后天向赤塔开拔。

“等我们赶到赤塔,恐怕连骨头都啃不上了。”杜聿明幽幽说道。陈赓没有说话,默默走了一段距离。突然陈赓眼睛一亮道:“方才团长说道:赤塔是军分区所在地。我猜测苏军已经没有退路可循,肯定重兵把守,难道你我没戏?”

杜聿明听到陈赓的分析,精神也一振道:“是呀,老兄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团是全军赫赫有名的攻坚团。打赤塔不可能没有咱们的份,咱们就养足精神,敬候佳音。”二人精神大畅,决定找个地方好好喝一顿。然而他俩没有想到,赤塔攻坚战打的异常残酷。坚守赤塔的十万苏军,在背水一战的情况下,爆了强大的战斗力,我军用了十天时间才将其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