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最可爱的人(1 / 2)

 攻克秦川的战斗刚刚结束,战场上一片狼籍,整个秦川已经变成废墟,到处充满着焦糊的的味道。(->此刻蒋先云站在一片废墟之中,神情肃穆。他浑身上下挂满尘土,被硝烟熏黑的衣服还裸露着大片大片的痕迹。他身后站着陈明仁,用绷带吊着膀子,还有20几名战士,大都衣衫褴褛,他们的摸样几何如出一辙。

新义州战斗中,由于连长战死,蒋先云由代理连长转为正式连长。大兵团作战,低、中级指挥员阵亡率非常高,因此经过战火考验的低级军官,擢升的速度非常快。他们一路鏖战一路攻坚,可以说每一寸土地都喷洒了他们年轻的热血。此刻蒋先云包括他的连队,只剩下20多人,多少战友的音容笑貌依然在他的眼前历历在目。

两辆吉普车停在眼前,已经升任旅长的叶挺,披着一身尘土从吉普长走下来。蒋先云默默地注视着他,庄严地行了个军礼。叶挺什么话也没说,走上前来使劲的握了一下蒋先云的手,接着依次和战士们握手。秦川被攻占了,可是大家的心情确如此沉重。

担任主攻的叶挺旅,战损率竟然达到了三分之二,可见战斗是何等惨烈。作为旅长的叶挺,心情更加沉重,但是作为指挥官不仅要以身作则感染部下,还要激励战士们顽强的斗志。他扫视了一眼大家,口气坚定的说道:“士兵们,祖国为你们骄傲,你们是真正的英雄。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消灭日本强盗,继续英勇的战斗。”众人群情激奋、热血沸腾,一口同声答道:“消灭日本强盗,为祖国而战。”

这时后面吉普车上的几名战地记,彷佛清醒过来。方才他们随叶挺来到硝烟还未散尽的战场,被这残酷的场面惊呆了。自从战争爆以来,由于考虑负面影响,朝鲜战区指挥部不允许战地记到一线采访。可是国防部来了一道命令,要广泛的宣传一线部队的战斗情况,要让前线战士的英勇事迹,做到家喻户晓。这就出现了战地记,冒着硝烟来到一线、并且还要伴着随时出现的生命危险,进行现场报道。

刚开始几名战地记,随叶挺的吉普车一路前行,的确有些胆战心惊,这时战场上还有零星的枪声,个别负隅顽抗的日军士兵依然在战斗。战争以经进行了将近半年,记们对日军士兵的抵抗意志完全了解。日军士兵即使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的用生命的代价博取最后一击,因此在战场上很少俘虏日军的士兵,即使有也都是伤兵。所以记们的担心不无道理,恐惧心理在所难免。可是见到这番情景,记们似乎忘记了恐惧。

几名记跳下吉普车,眼里沁满了泪水,他们争先恐后的把这悲壮的情景摄入了镜头,蒋先云他们面对镁光灯的镜头,神情冷酷。这一点更增加了一种悲壮英雄的色彩。随后朝鲜战区前线报,以《最勇敢的人》为标题,描写了蒋先云连队英勇作战事迹,尤其是正版上蒋先云那张沐浴硝烟后的大幅照片,竟管衣衫不整、面目全非,但是蒋先云那双眼睛却显示出胜利的凛然气势,一眼就能看出经过拼死战斗而并出的英雄气概。这张前线报的大幅照片和他们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了朝鲜战区的所有部队。

在北京中央通讯社内,此刻国家新闻局局长兼通讯社社长秦奋正在紧张的审核稿件。中日战争爆以来,一切为战争服务的媒体便紧张忙碌起来。他们既要报道战争的进程,又要作为政府的喉舌,布政府的声音。与此同时还要担负与欧美媒体的唇枪舌战。大量的新闻报道、稿件审核,忙的秦奋是晕头转向、焦头烂额。由于信息量成倍的增加,人手大量缺乏,没有办法秦奋把夫人也拽来帮忙。

秦奋胡子拉碴,头也超过了难以容忍的长度,但是他根本没有心情打理。秦奋正在处理政府新闻的审核,突然对面出了嘤嘤的哭泣声。秦奋吃了一惊,抬头望向对面,见夫人林婉秋一边捧着报纸就读一边掩面洗泪,并且出了抽泣声,那张漂亮的脸蛋被弄得一塌糊渎。秦奋有些懵,以为出现了什么不好的消息急忙问道:

“夫人,生了什么事情。”林婉秋抬起红肿的双眼,声音哽咽说道:“你看看朝鲜前线的报道,我们的士兵……。”林婉秋说不下去了,拿起手绢有擦起眼泪。秦奋拿过报纸,一幅震慑心灵的照片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立马开始细读起来。这片报道的记显然是感情冲动的产物,字里行间充满了摄人心魄的话语,把官兵们忘我的牺牲精神、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及艰苦卓绝的战斗事迹描写的淋漓致尽,刻画的入木三分。那种震撼心灵的感情宣泄,紧紧地抓住了人们的感情神经,彷佛置身在枪林弹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