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西线无战事(1 / 2)

 在北京国防部宽大的会议室里,一名参谋部的官员正在介绍情况。屋子里坐满了兴高采烈的军人。唯有卢一鸣穿着中山装神情肃穆的坐在那里一言不,他在想什么呢?此刻这名参谋部官员道:“方才接到迪化司令部的电报,卡拉干达战役已经胜利结束。是役,苏军最高指挥官伏龙芝元帅战死,苏军中路10万人马,1万余骑兵逃走。其余被歼灭。截止到现在为止。苏俄进攻哈萨克斯坦20万部队,有6万人逃回俄境,伤亡18000人,其余全部被俘。在这次战役中,我军也付出了1万余人的伤亡。”

众人听到己方的伤亡数字,高兴的心情锐减了不少。古往今来皆如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不付出生命的代价,那还叫战争吗?随后人们开始纷纷表态,气氛又开始渐渐热烈起来。

卢一鸣的思绪此时已不在这场战事上面,他在考虑更深远的东西。哈萨克斯斯坦战事结束后中国的军事实力充分暴露出来,美英法等国会怎么想,日本人会怎么想。有一点可以肯定,列强各国会更加戒备中国,但是中国成为势头强势的国际大国已经成为事实。因此中国的对外事务也要进行一番必要的调整,哪嘛列强的对华政策恐怕也要重新洗牌。

好像已经形成了惯例,众人表完自己的见解后,目光自然而然的聚焦在卢一鸣身上。此刻国防部长段祺瑞神采奕奕说道:“卢总理,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应该庆祝才是,可是我现你的神情有些忧郁,难道有什么新的情况要生么?你不妨和大家说说。”

卢一鸣站起身,望着大家期盼的目光道:“各位,今天确实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也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这一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真正挺起了自己的胸膛,中华民族软弱可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了,仅仅如此而已。在这里我要郑重说明,哈萨克斯坦取得的军事胜利,还不能代表中国真正强大,离中华民族强大的那一天还差的很远。我希望各位能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不要让胜利冲昏了头脑。”

卢一鸣的一盆冷水把大家浇得够呛,细细咀嚼过后,大家深有体会。将方震站起来说道:“卢总理的话,确实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认为哈萨克斯坦胜利的消息,我们因该低调处理,不宜大肆宣传,简单描素一下战事即可。”卢一鸣满意的笑了。

美英法等国闻听中国干涉军在卡拉干达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大吃一惊。以他们所想,中队一定会输得十分悲惨。本来作为同盟的一方,中国取得了胜利他们应该高兴,但是骨子里瞧不起中国的列强各国却怎们也高兴不起来。

美英法等国表示了祝贺以后,要求中国继续向苏维埃进军。卢一鸣自然不能上他们的圈套,他把递交给各国使节的报告,有关我军的战损率提高了两倍,并且反复说明无力再战。另外还要求各国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方能出兵。各国刚完成大战,哪有能力援助中国。最有实力的美国,也不愿意花这份冤枉钱,因为他得不到任何好处,此闹剧方才烟消息鼓。

日本人冷眼旁观了这场战事,对于中国取得的军事胜利,神经受到了刺激,中国已变成强大的对手,图谋中国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日本人一反常态,完全放下身段和中国大谈特谈两国友好,一方面加紧展经济和军力。不断打造自己的实力。日本似乎出现了全民努力的景观。

哈萨克斯坦战事结束后,第9、13、14骑兵军摇身一变,成为哈萨克斯坦国防军,堂而皇之的驻扎下来。接着冯玉祥为哈萨克斯坦傀儡政权组建了一支1万余人的边防部队,担任边境防务。然后他率领45步兵师和炮兵第6旅,这两个被打残的部队回国休整。

苏维埃高层闻听伏龙芝20万大军战败,14万被歼灭。立即慌了手脚,火速调动10万大军南下布防,防止中队的进攻。可是后来现中队并没有大规模的向俄境动进攻。斯大林亲自主持召开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会议,最后得出一致结论,中国是想图谋哈萨克斯坦,在一点上与会人员达成了共识。

鉴于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一口气能吃掉20万苏维埃大军,可见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已准备的相当充分。就现在苏维埃的军事实力和战备情况,根本没有能力和中国开战。东有高尔察克,南有土耳其大军,西南有英法干涉军。这个时候如果把握不好,苏维埃政权就有毁灭的危险。

因此这次军事会议在斯大林主持下,作了重大的安排。其一,明年军事斗争先对付南部的土耳其和西南面的英法干涉军。其二,然后再解决盘踞在东面的高尔察克。其三,哈萨克斯坦先搁置,并且秘密和中国修好。此决议在全苏维埃高层获得了通过。

随后苏维埃与我秘密接触,双方在卡拉干达签订了一份秘密协定,先苏维埃承认哈萨克斯坦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的事实。接着中方先释放了万余苏军伤兵,三年为期以后陆续释放战俘。最后中方承若绝不向苏维埃动进攻。哈萨克斯坦战事就此告一段落。

1920年的春天又到来了。杨鹏远奉命从卡拉干达只身搭载运输机飞到迪化。这次国防部紧急调杨鹏远进京,主要目的是中国正式组建空军部队,由他出任空军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