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中华新生(1 / 2)

 欢迎场面结束后,在总统府孙中山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并对各界、各方殷切希望表示真诚的感谢,并对媒体的支持表示真诚的感谢,基本上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

各有所需的人们散去,卢一鸣与中山先生进行正式的洽谈。从看见卢一鸣第一眼起,孙中山就开始喜欢上他,高大魁梧的身材,俊朗的外表,与实际年龄不相称的沉稳和干练,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孙中山观察了一阵卢一鸣的表情,见他依然如故很有定力,心里暗暗佩服。而卢一鸣面对中山先生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最后还是卢一鸣打破了沉默道:“中山先生,十年前我回国后,就知道你的大名,一直一来我对你十分敬重。然而,我们阴差阳错没有机会走到一起,我感到非常遗憾。也许是上天在眷顾我。当初我抱着实业救国的目的回国创办实业,就是在国外遭受了种种欺辱,才立下了如此志愿。我希望在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大展宏图,早日把积弱贫穷的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孙中山赞赏的望着卢一鸣道:“卢先生,你的情况我以大致了解,不愧年轻有为。阁下如此全才,恐怕在民国大地上找不出第二人。你对美国比较熟悉,我想问你美国式的民主,在中国如何能更有效的实施?”

卢一鸣思考了一会道:“美国是一个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以经实行了上百年,健全的法律体系,保证了他们国家行之有效的运转。美国式的民主是一部出色的政治典范,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中国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经历了几千年,人们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再加上中国经济落后,黎民百姓愚味无知,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民主进程,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制定一条适合中国社会的政治民主制度。而且,不能操之过急,常言道:欲速则不达,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也许更久远,到那时在我辈的努力下,民主政治的春天也许就会水到渠成。”

孙中山眼睛一亮道:“卢先生说的真好哇,见解精辟,一针见血。你的很多论点我是闻所未闻,但说得很有道理。有些困惑我的东西经你一说有股茅塞顿开之感,真是后生可畏。不过,我想问你,眼下百废待兴,民不聊生,民国政府应该从那里入手才合适呢?”

卢一鸣不假思索道:“眼下要迅速整和各方势力形成合力,转到国家建设轨道上来,大力展民生、商贸,教育。鼓励民间兴办实业。而国家要重点展交通运输如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提供很好的平台,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中国快速的迈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没有出路,落后就意味着被奴役,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孙中山赞赏的点点头接着说道:“很有气魄,很振奋人心。不过,许多事情究其一点还是人的问题。眼下党派林立,各持己见,谈何容易呀。”卢一鸣答道:“党派争论在所难免,前提是不能影响经济建设,工业建设,国防建设。在这方面要制定相关法律,严加约束。至于党派吗?爱争就争去吧,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但是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你说的是对的,这反过来就产生了一个重要的论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山先生唰的站了起来急问:“你说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见卢一鸣点点头接着道:“卢先生你说的太好了,太好了,这样一来很多矛盾都会化解的。”中山先生走到宽大的落地窗前陷入沉思,而把始作俑冷落在一旁。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的工作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卢一鸣忽然现孙中山和宋庆龄还没有成婚。这可不行,如果举行总统就任典礼时,没有总统夫人,岂不大煞风景。事不迟疑,卢一鸣紧急找孙中山商议,赶在总统就位前成婚,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中山先生自然没意见。征得庆铃女士的同意,卢一鸣开始张罗婚礼,本想把婚礼举办的隆重,可是孙中山坚决不同意,要求在小范围举办个仪式就成,不许奢侈,卢一鸣无奈只好照办。

在京城兴隆百货商店,一间贵宾试装室,宝珍陪庆铃女士正在试婚装{袁克定举家搬迁去天津,把兴隆百货商店又还给了卢一鸣,他怕找麻烦}。品种繁多,样式新颖的女士服装挂满了四壁,看的庆铃有些眼花缭乱。

庆铃试了几套典雅庄重的服装,均表示满意,忍不住夸道:“宝珍,真没想到,你开的工厂,生产出这么漂亮的服装,你可是新女性当中的代表人物,了不起呀。”宝珍说:“你可不知道,当初刚做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的,其实做起来了也没什么。不瞒你说,除京城这座服装厂,我在东北还开了十几家那。”庆铃羡慕的望着宝珍,心里是由衷的感到高兴。

宋庆龄出生于1893年1月27日,中学就读于上海一家教会学校。中学毕业后去美国继续深造,在美国接受了完整的欧式教育,并且接受了民主主义的洗礼。由于仰慕中山先生,于前年到日本成为孙中山的英文秘书,在很短的时间内,二人就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父亲是朋友,也是同盟会的人。可是她父亲在女儿的婚事上却持反对态度,因为孙中山比宋庆龄大26岁,宋庆龄是顶着家里的压力决定嫁给孙中山的。

婚礼在简朴、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来的人不是很多,大多数都是有头有脸的国府大员。卢一鸣亲自担当证婚人,表了热情洋溢的祝词,为喜庆的婚礼增加了别样的情调。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在人们的祝福声中,结成幸福的伉俪。

1915年5月20日,孙中山顺利座上总统的位置。这天,晴空万里,礼炮轰鸣。在国府大员的拥戴下,在外国使节的注目下,所的人聚集在中华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