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南下进京(1 / 2)

 春暖花开的四月,随着列车一路向南行进,翠绿的浓郁越来越厚重,枝繁叶茂的景色,令人爽心悦目。列车两旁掠过的田野,早以活跃着农人的身影,开始享受一年之中最期盼的时光。

卢一鸣见宝珍疲倦的睡着了,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显得格外安详和妩媚。卢一鸣这次出行带上了夫人,一是让夫人享受一下生活的快乐,倪补自己多年的亏欠。二是仔细安排了进京的行程。

前几天,孟恩远从长春来密电,说大总统秘密召见,要他即可启程。卢一鸣心里有数,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自己送上了大礼包,并且留下了小小的悬念,不招见才怪那。然而,卢一鸣可不着急,他要好好的享受一下旅途的快乐。

眼下硬实力以经告一段落。软实力全面展开,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再加上资金的支持,中国不缺乏儒学精英,重教之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年多时间,东北大地如雨后春笋搬得冒出许多新式学校。在提供资金的同时,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科书,开始出现在新式学校当中,虽然有阻力。但毕竟有了好的开始,他相信几年以后潜移默化的成果,一定会显现出来。另外也加聚了教育人才向东北大地流动。

成立党派,卢一鸣曾经有过这个打算,后来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意识形态的东西,非常牵扯精力,现在的民国政府,党派如毛,表面上冠冕堂皇,信誓旦旦,但有几人不是为一己私立,而在表演着处女秀。不仅互相谩骂,互相扯皮,甚至展开杀戮。卢一鸣想还是等到人们的觉悟提高了再说,现在不是时候,也许到那时自然水到渠成了。

软实力在吉黑两省的控制以初建成效,慢慢的会产生巨大的效应。而辽省正在渗透之中,势头正猛。而山西他不用担心,后世历史中,阎锡山搞经济抓教育很有一套,他相信在自己强大资金和先进理念的的拉动下,他会做的更好。但是他那套封闭保守的做法,恐怕就会变成历史的尘埃,一去不复返了。今后怎样利用山西这个桥头堡,辐射中原大地,是重中之重。

内蒙、外蒙主要是展经济,加大移民力度,今后几年蒙古高原的交通运输是头等大事。要铺设几条战略铁路。辽源至包头的铁路修通后,要南下京城,北上库伦。然后由库伦经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到迪化,这条战略铁路尤为重要,祖国的北部边疆将连接成一个整体,其意义十分重大。

至于西北战略,等袁世凯归天后再动手也不迟,眼下主要是经济渗透,先把经济命脉抓在手里再说。这时,宝珍推了他一把嗔怪道:“你楞什么神,火车到站了。”卢一鸣如梦方醒,现列车已经停稳了。

鞍山钢铁公司第三期工程已接近尾声,本来计划明年的完工的三期工程,整整提前一年。这座年产60万吨钢材的大型联合企业,以它无比的气势,矗立在哪里。

“卢先生,好想你呀。”鞍山钢铁公司总工程师兼厂长的方儒哲,激动地握住卢一鸣的手。卢一鸣情绪也有些昂奋道:“方总,没想到你们的建设速度这样快。”宝珍在一边嚷嚷道:“好大呀,比海林钢厂大多了,你们真了不起。”方儒哲接着道:“嫂子,马上又要上马一座20万吨的新炉,以后计划每年都上马一座新炉,再过几年你再来恐怕数都数不过来。”

这时,卢一鸣接过来道:“方总,听说钢材对外国销售不错?”方儒哲道:“除满足自己用外,基本都卖到外国去了,眼下根本没有库存,而且势头越来越好,要不我怎么急的上炉那。”卢一鸣道:“有一点我必须告诉你,眼下生产的钢材,先要满足制轨厂所需。目前铁路建设如火如荼,需要大量钢轨,千万不能误事。”

方儒哲道:“卢先生你放心吧,根据铁路的进度,基本做了科学、统筹的安排。”卢一鸣点点头道:“去包头的人马,动身多久了。”方儒哲道:“两个月前动的身,按你的吩咐,打前站的人马,主要是基建、采矿为主。”

卢一鸣很满意接着道:“估计年底辽源到包头的铁路就能修通,你要做好准备,移师包头。我准备采用大会战的形势。5年之内,增取把包头建成门类齐全的钢铁城市,十年之内,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基地,你要人我给你人,你要钱我给你钱,你就甩开膀子大干吧。”方儒哲忍不住又握住卢一鸣的手,使劲摇着,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待方儒哲情绪平静下去,卢一鸣又说道:“你去包头之前,再办完一件事情,所有销售合同,不管是续签的、还是新签合同,一律截止到年底,明年钢材,我准备涨价。”方儒哲有些吃惊道:“这样恐怕不好吧,这样不把客户得罪了吗?”卢一鸣笑道:“据可靠情报,明年世界市场钢材将极为短缺,这么好的机会不能放过,你应该对我有信心。”方儒哲见卢一鸣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更加疑惑。

参观完钢厂和其它附属工厂,在鞍山盘横了几日,卢一鸣携夫人坐上南下的列车,前往营口港。

卢一鸣是第一次到营口港,而宝珍是第一次见到大海,只见她像个孩子似的跑向海边,大声的欢呼着。卢一鸣和夫人一下火车,什么都没去做,卢一鸣带着宝珍,径直奔到海边。他想让宝珍尽情的快乐一下,享受那海天一色的景观。

“轰隆、轰隆,”远处马头传来起重机的声音,一艘靠岸的货轮正在卸货。德国产的装卸机械,正在大显神威,马头货场上人们有序的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