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山西之行(1 / 2)

 孟世达开口道:“掌柜的,眼下包头城内,有一处酒楼,一处客栈,一座小型熟皮作坊,我们基本在此地站稳脚跟,买卖大都盈余,由于人口稀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大规模展恐怕难度不小。”卢一鸣回答:“你干的不错,好的开始意味着丰厚的回报。你要多组建商队,把流通领域搞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此谋生,明年我准备在包头开几间工厂,把当地的经济拉动起来,”孟世达说:“那感情好,其它买卖会跟着活跃起来,”卢一鸣叹道:“有铁路就好了,只有交通便易了,经济领域才能真正活起来,要想富先修路,今后几年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修建铁路。”孟世达眼睛一亮,钦佩的望着卢一鸣,内心感慨万千。

卢一鸣在包头城内逗留几天,便与孟世达转道山西。孟世达这两年可以说是风声水起,小有名气。其产业有:在山西大同城内有4间商铺,一座酒楼,一处骡马商队,大同附近有一座小型煤矿。在太原城有3座酒楼,两间商铺,一处骡马商队。在太原附近购得两块土地,建起两座庄园。可以说孟世达超额完成了任务,而且其下所有买卖全部盈利,不得不让卢一鸣刮目相看,又是一个经商奇才,他窃喜之余暗自感叹自己的运气怎么这么好,难道上天也在眷顾我。其实他没有想到,他煽起的蝴蝶翅膀,开始悄悄生变化,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而已。

孟世达邀请卢一鸣到家中做客,他夫人知书达理,贤惠有致,完全是一个小家碧玉的人物。他有3个孩子,都是男孩,最小的孩子是去年出生的。二人喝酒,没想到孟世达不胜酒力,喝的酩汀大醉。

卢一鸣和孟世达赶到太原附近的庄园时已是初秋季节。当初孟世达是从旗人手里购得土地,价钱不菲,他认为花了冤枉钱。可是卢一鸣不这么认为,实践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要让徐中环来办,恐怕出手会更猛,手笔会更大,几十年后土地升值所带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

其实卢一鸣的另一个目的,是谁也不会明白的。卢一鸣对土地如此痴迷,情有独钟,这里有一个天大的秘密,后世土地政策的成败与得失,经验在那摆着,激烈的社会变革,阶级之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最好让它们消失在无形之中,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来配套施行,当人们看到巨大的社会效益,并且渐渐接受的时候,一方面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努力展经济和兴办更多工厂,一方面为失去土地的农民准备退路,一种温和的、渐进式的社会变革也许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他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卢一鸣在庄园内看到,原有土地上辛勤收割的农民,脸上挂着幸福的满足感。卢一鸣购得土地,土地上的雇农全部留下来,并且要比以前生活的更好。劳作的人们没有想到,站在旁边默默观看的高大年轻人竟是他们的主人。卢一鸣把10名一期军校生留在庄园,吩咐孟世达先招募300人,组建团练,展开军事训练。接着把剩下电台和人员留在庄园,只携带两部电台和孟世达前往太原。

卢一鸣到太原唯一的目的,是见日后一个名声显赫的人物,虽然他现在不显山不露水,但他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崭露头角,跃上群雄争霸的政治舞台,眼下阎锡山在山西陆军小学担当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