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借鸡下蛋(1 / 2)

 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最伟大的时代,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滚滚洪流,造就了当代无数史无前列的英雄豪杰。这个时代最大特点:是为许多小人物提供了一展身手的舞台,这些小人物一夜之间纷纷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一代枭雄或史诗般的人物,甚至青史留名。

卢一鸣所为站在历史高度,能洞察一切,仅仅是了解历史走向而已,面对残酷的现实,自认与这个时代的精英相比,要相差数个等级,应此,卢一鸣只好选择一条更加艰难的路径来驾驭历史的走向,至于结果如何,只能听天由命。外人眼里卢一鸣只是个成功的商人,一个十足的投机而已。

滚滚热浪袭击着更加滚热的哈尔滨,盛夏的哈尔滨,由于宝珍制衣厂的始作俑,人们的穿衣打扮渐渐变得风富多彩、靓丽起来,尤其以洋人穿着大胆起到表率作用。宝珍回来后马不停蹄上马一座制鞋厂,这趟与丈夫出行,夫妻二人脚下的皮鞋均是特制,一路下来起到了巨大的广告作用,上马制鞋厂正是好时机。

宝珍的第二座制衣厂开始投产,品种更加齐全多样化,这要拜契尔年科所赐,由于成功开欧美市场,再加上法国设计师的加入,设计出更加适合欧美人特点,并且具有卢一鸣式创意的服装,皮革制品也是如此,一而不可收拾,货源频频告吹简直供不应求,巨大商机带来滚滚财源。

哈尔滨香格里拉餐厅,徐中环在饭桌上向远道回哈的卢一鸣汇报工作:“掌柜的,按照你的指点,沿着松花江东行,两名洋人探矿工程师在其南侧现一处铜矿,储量挺可观,眼下正在筹备建矿,最快估计年底能投产。另外你重点关照的‘哈尔滨木器厂’已经竣工,由雷兹曼先生购买的关键设备已经到货,其它附属设备目前机器厂正在加紧制造,下一步主要是设备安装、调试。你吩咐过不许洋人插手,看样子只有你亲自出马了。还有卢郑亮派人在百草沟挖掘的黑石头也已经运到,只是数量太少,我搞不明白这些黑石头能干什么用,最后一点,去吉林机器局招募工人的人拍来电报,说已经在回哈的路上,据说有50多人。”卢一鸣制止住许中环再说下去,枝桠蔓结卢一鸣以无需操心,略微沉思一会儿说道:“你马上到机器厂选几名不同工种的技工,到木器厂报道。吉林机器局来的工人来哈后要直接安顿进木器厂,另外沈子柯等4人马上移住木器厂。”

卢一鸣一头扎进木器厂,经过一个月连续奋战,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说是木器厂完全是掩人耳目,实际上它其实是一座小型兵工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总共分4个大的车间:木器车间,枪管车间,枪械部件制造车间,弹药车间等。卢一鸣按照后世成型经验,把人员固定在流水线上,每人专门负责一道工序某一部件的制造,既能很快熟悉部件性能、简便易学,保证加工质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吉林机器局来的人大都有武器制造经验,机器厂调来部分熟手,另外还从海林钢铁厂调来大批熟练技工,在卢一鸣的整合下开始试生产。

卢一鸣与沈子柯等4人鉴戒莫幸-纳甘步枪,很快设计出一款新的步枪,具体数据为:口径7.62毫米,全长1020毫米,枪管长520毫米,全重400千克,初速每秒820米,射速每分钟10-15,有效射程400米,弹匣容量5。该枪是枪机直动、回转闭锁的手动单射击步枪,基本上是后世53式步枪的翻版。这款步枪最大特点是制造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并且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作战的性能。

枪管车间旁边竖起两座小型冶炼炉,此刻炉火烧得正旺。周大仓带着几个人紧张的忙乎着。周大仓40多岁,长的粗壮魁武,在吉林机器局一直从事枪管生产,经验极其丰富。日俄战争后,吉林机器局被俄人野蛮掠夺,走投无路的周大仓闻讯招募,便义无反顾来哈,并且主动联络众多工友。卢一鸣见他很有号召力,便让他担任枪管车间工长。卢一鸣与工友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互敬互爱,产生巨大震动,工人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无论任何时候都不能怀疑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就是这个周大仓在冶炼钨合金钢的过程中,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实际上卢一鸣对钨钢具体如何冶炼只是一知半解,没有办法只能通过不断实践来解决。

当初周大仓指着黑石头问卢一鸣:“掌柜的,这堆黑石头干什么用?”卢一鸣答:“这是钨矿,我准备冶炼钨钢,此钢是制造枪管的最佳材料,因为钨的合金有高温下不变形的特性,即使烧红了也不宜变形。”周大仓一点就通说道:“太好了,枪管的使用寿命会大大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