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大清洗(修)(2 / 2)

光熹帝国 look 0 字 2022-11-01

刘辩的诏令意在压缩袁绍的生存空间,虽然这里面并不是所有人都听命朝廷,也有像刘岱这样对朝廷阳奉阴违之人。不过刘辩也并不指望刘岱等人会有什么动作,他们听从朝廷的诏令便是驱虎吞狼,不听从的话就会成为之后朝廷讨伐他们的借口。

至于袁术虽然刘辩也令朱儁在颍川舞阳集结兵力,可是暂时却没有向袁术动手,反而加封袁术为后将军,说他和袁氏叛乱没有关系,一切都是袁隗与袁绍的阴谋。

刘辩这么做也是为了挑拨袁绍袁术兄弟之间本来就不合的关系。袁术这人志大才疏,骄奢横蛮,比起他来袁绍才是最应该先拔出的对象。

布置好对付袁氏兄弟的措施,刘辩又开始对平叛有功的人员进行奖赏。功劳最大,从中一直布置筹划的贾诩被封了爵位、救驾有功的赵云也同时加爵,关羽代替吴匡成为了北军中郎将,吴匡处理袁党叛乱并不得力,但因为也是朝廷的老人,刘辩也没有对他太过惩罚,而是把他调职为司隶军中郎将,命他在弘农郡招募新兵。

虽然贾诩对潘凤很是欣赏,但是刘辩还是把潘凤从统调社调入了北军中任屯骑校尉。剩下的张飞、张绣、李飞等人也因为平叛有功而各有封赏。

处理完袁氏叛乱余下的一些事情之后,七月公审完袁氏叛党,紧接着刘辩发起的镇压反帝国叛党运动终于被推到了最高*潮。

此时袁氏的党羽基本上已经被肃清了,大清洗运动开始扩大到了洛阳以及司隶周边地区的世家豪门身上。

那些在公审袁氏党羽中抱着报复和看热闹心态的豪门地主终于也尝到了苦果,以统调社为主导的这次清洗行动,以早有准备的姿态,迅雷不及掩耳的形式对司隶地区的世家豪门开始逮捕审查。

这些世家豪门虽然并不是一定与袁氏叛党相勾结,但是多多少少总会有些手脚不干净。兼并土地,巧取豪夺之事总是会有一点的。就算真有干净的,统调社的目的就是打击这些豪门地主,进了统调社里面即使是无中生有也会找出一个罪名按上的。

那些被治罪的地主不是按罪斩首就是罚作苦役,名下的土地财产自然也是没收归公,由朝廷分给那些无地的农民,通过暴力的手段实行了司隶地区土地的再分配,同时也遏制了土地兼并的势头。

从七月开始到进入十月,短短的三个月间就有近一万多人受到清洗,朝廷趁此机会没收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然而最令后世史学家惊讶的是在这场大清洗的运动中,作为被清洗对象的世家豪族竟然没有任何反抗的动作。

和刘辩今后的政治改革所引起的那场巨大风暴相比,这次大清洗实际上手段要更加的血腥蛮横,但是却没有任何世家豪族站出来的进行强烈反弹,即使那些被弄得家破人亡的人也都是表现出了逆来顺受的态度。这不得不成为了许多研究这场大清洗运动的学者难以理解的谜团。

一些学者认为这场大清洗打击面小,只限于司隶地区,和后来的全国性的改革相比,所引起的反对声自然要小了很多。也有些学者认为刘辩打着镇压袁氏叛党的名头使得许多人都没有反对的理由。毕竟袁氏叛乱所造成的伤害确实现实的存在,刘辩只是抓住这个由头将它扩大化。再加上前期的宣导署和鸿都门学的宣传使得刘辩镇压行动在表面上更具有正义性,还有最重要的那些既得利益者——无地农民的大力支持。

甚至那些蠢蠢欲动的天下诸侯都没有想过以这件事做文章来起兵反对刘辩。整个大清洗运动以一种极其顺利的形式进行着。

直到十月以后,冀州的形势突然开始恶化起来。朝中的大臣卢植、应劭等也觉得刘辩不应该再株连甚重,联名上书,刘辩这才停下这场镇压袁氏乱党为名的大清洗运动。只不过此时,整个司隶地区已经找不出一个能够影响大汉统治的大地主大豪强了,更多的是滋生了一批中小地主的存在。

大清洗运动结束后,刘辩开始面对恶化到让人焦头烂额的冀州局势。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下一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