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为人行言 长此生弊(1 / 2)

吴客 孙孝文 0 字 2022-10-30

 “掾吏书帛所在,其中淳于意、郯子有知,不知打虎救父是何郡杨氏?”

“杨氏可易,但不知君闻知法雄、刘平、童恢三人乎?”蒋休是不能直言打虎救父是在晋朝继兴后的典故,可另举涉虎事例,他还是得因机缘,稍有略知。

“此三人修习德政,使虎畏而走避,民以安生,为当时推奖,名教称颂。”陆绩不愧识文鉴知,一语正中题义。

“君既知其详,可否解其理?”蒋休几近脱口而出,有意去将古人之境还归古人之理。

“此三人……皆仕于州郡,作为循吏。”陆绩不称害,不比量,道出让蒋休难以出续之语。

“以吏择举,需识文亦善数体者,法雄初为功曹,刘平、童恢时命郡吏,而后二人受辟,一人孝廉,从容转仕,得治一地而明德望,固是汉制之仕造功也。”

蒋休着意营构的“风俗教化”、“天人感应”以是作罢,脑袋就像被兄长蒋壹锤了一下,不禁出口闷气,低首叹服:“君所解,正是此时常理。”

蒋休折服,陆绩的神情反而凝重起来,或者说,这让蒋休的颓态也得以刹住,不由得振作精神,耐心听他关于此题背后的见解:

“掾吏谓此时常理,窃以为不可。广陵臧洪以吏入进,立义讨贼,反身死城破;北海郑玄为吏治学,困受党锢,素身以终;京兆韦端以孝廉出于州牧,其下将争,莫言清平,荒芜满目。”

“此三人论其学识未必轻于其上者。然观其终,难为此理,不可附以同类!”陆绩峭击协同砍倒的大树坠地,震得蒋休心一颤一颤的。

陆绩其人,也与上述六人在发展中相似。初以奏曹掾,转为郁林太守,终于其位。临终遗言是:“有汉志士吴郡陆绩……”

蒋休有想摊倒的感觉,可另一种更为强大的合力支撑自己要立身正色于此,向那一人压眉为请:“陆太守,今汉之英士尔!”

陆绩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小几岁的人垂拜,又再度起身,摇摇头好似解脱的说:“何必誉我?继续说杨氏之名吧。”

蒋休至此也不掩托,诚实尽言:“尔后一朝,有一女子名杨香,与父相倚为命。虎欲杀父,香扼制咽喉,虎遂亡匿。”

这应该会使这位儒学素养持正的太守拍掌发笑吧。

“嗯,汝也懂《易》?”陆绩沉思良久,冷不丁的讲出这样一句话。

“我实不知,可常于梦中现。”蒋休任取一辞点饰,还是明白世事与志悖的常态,暗中叹息一声。

陆绩并未太多成念,不过存疑似的提问道:“我新有一小女,君既能知后世人,不若姑且演之?”这次他竟然拱手相请。

陆绩之女是略有知晓,不过自己一旦漏嘴,误失其中机理而被识破,那才有更多的麻烦。

陆绩眼见对方神情飘散,闭口不言,终于等到了一句话:“能否可请太守出帐,数刻后应声入帐。”

“此事固然。”陆绩不等蒋休下一句话,背身就走到帐外,再正身等待结果。这其间,树木不再坠落,十分清静。

“陆太守。”

陆绩几乎是跨步而来的,他极想视看这一份实在兴由过甚的结果。进入帐中,蒋休闭眼面朝桌内,桌上放有一张帛纸,陆绩用手撑在案桌,从“陆绩怀橘亦见同”旁分明窥见有“陆郁生”三个字。

虽然字形拙劣,结构未型,明昭的结果足使陆绩屏气,连连轻敲案桌,呼出一口憋不下来的顺气:“于南越之地能有此事,实为可幸。”

蒋休趁背身之际深呼吸,正向此位名士,特意用压下来的腔声:“太守谬赞了,小吏梦中所传示人、物需应乎良风才现,祛灾避难之术实难预知。”

“可矣,可矣。”陆绩面色唯喜,轻轻拍毕掌,凑着这张新拿出的帛纸说:“之前不明汝何将绩怀橘一事杂文于其里,唯我摸鱼放长线一句也甚为不明。现在既知梦见后事,实知君重孝义而列名人,不过绩与杨香、先贤一比着实差妄充其中。”

“不然,不然。”蒋休深明无论陆绩是真心歉让还是愿入其列,自己都不能在这样的事上表现太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