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梦回二十一 快点 八(2 / 2)

再次,“又借阿颦诗自相鄙驳,可见余前批不谬”,又将曹雪芹拿出来批一顿!

即脂爷竟然真的认为曹雪芹在借黛玉来鄙驳自己!

天啦,苍天啊,脂爷们能荒谬、神经到如此程度,而且还能道“可见余前批不谬”,真是枉称人类!(XX注:那称什么?(外人注:可能某种杂交类?(XX注:…)))

最后,“宝玉不见诗,是后文馀步也,《石头记》得力所在。丁亥夏。畸笏叟”,如此欲盖弥彰,几乎是在告诉众人:宝玉不见诗,是后文我们删掉了(外人注:哈哈,妙妙妙!),

而且竟然还批成“《石头记》得力所在”!如果他说是“后方馀步,宝玉最后又看到了诗”,倒还真可以说是“《石头记》得力所在”,但他明显是在说宝玉确实之后没见到此诗!

因此,这里几位脂爷同一口径,只能是“欲欲欲欲盖弥彰彰彰彰”!

““写毕,也往上房来见贾母,后往王夫人处来。”,很显然,黛玉是不会告诉宝玉她写了这首诗的,

““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这里有一个似乎是红楼梦的比较明显的“误笔”,即大姐和巧姐,

但在第四十二回说得很明白:“凤姐儿道:“正是养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刘老老忙笑道:“这个正好,就叫做巧姐儿好…”

即大姐是凤姐儿女儿之前的名字,比较正式的名字是之后刘姥姥起的,即大姐和巧姐就是一个人,

就算有的抄本有大姐、巧姐同时出现的文字,但并不一定是曹雪芹的笔误,而很可能是抄者的笔误,

即,曹雪芹在前八十回,包括八十回后的所有原文中,除了年龄采取了模糊处理外,是基本没有什么低级逻辑错误的,而有的几乎是极多又极其复杂但又极其严谨的逻辑!

““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庚辰侧批:在"子嗣艰难"化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庚辰双行夹批:几个"一面",写得如见其景。】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贾琏只得搬出外书房来斋戒,【庚辰侧批:此二字内生出许多事来。】凤姐与平儿都随着王夫人日日供奉娘娘。”,这里也十分写实,除了大夫的“吉利话儿”,还有接下来非常详细的当时治这种小儿天花病的几乎所有流程和细节,

而且,传说曹雪芹的小儿就是染此病而夭,于是,这里恐怕又出来一个悬案,

即如果曹雪芹写这个病是为纪念自己的小儿,那也许曹雪芹的小儿恐怕在写红楼梦前八十回中途就已经夭折,

那,曹雪芹晚年是否是因为小儿染天**折而抑郁而终便恐怕会成问题了!

而也恰好与之前所推论的曹雪芹之逝的险恶相证!

即首先是曹雪芹因小儿早夭而抑郁而终,这个理由太过牵强,曹雪芹是十分坚强,而且十分豁达之人,小儿早夭他当然会十分伤心,但恐怕不至于到了伤心欲绝的程度!

尤其是如果此时曹雪芹还在写红楼梦的情况下,更不可能抑郁而终!

因此,曹雪芹如果写完了整本红楼梦,而以脂爷们、篡改者们、幕后们如此疯狂和甚至灭绝人性地作假和腰斩红楼梦,曹雪芹恐怕是不能全身而退的!

即曹雪芹恐怕真是被这些脂爷们、篡改者们、幕后们害死的!

而对外却传说曹雪芹是因为小儿夭折而抑郁而终!

因为虽然似乎有记载曹雪芹的小儿何时夭折,而之后不久曹雪芹就去逝,但这之间恐怕没有必然联系,

而且一个是曹雪芹的小儿不一定是那时早夭,二个是曹雪芹也不一定就是那时去逝,因为曹雪芹的生卒年份不详,生还好,但卒为什么不详,因为,恐怕,曹雪芹是有可能是“失踪”了的!

即,如果要彻底篡改八十回后,不但要销毁八十回后的原文,还必须要控制曹雪芹!

否则,曹雪芹恐怕还能“默写”出八十回后的内容,甚至只是写一个大致提纲,如流传于世,自然是脂爷们、篡改者们、幕后们完全不能见到的!

于是,便可能有如此逻辑:脂爷们、篡改者们、幕后们看到曹雪芹八十回后原文后,在八十回后原文流传之前,控制了所有原稿也好甚至极少量抄稿也好!

而同时,必须控制住曹雪芹!那曹雪芹的唯二的可能,一个是被软禁,一个是被下狱,

而,继续联想或推论下去,起初恐怕会有让曹雪芹按照幕后们的意思“重写”八十回后,但曹雪芹肯定不同意,于是,曹雪芹的结局便会很惨,即,曹雪芹,也许真是逝于软禁或狱中的!

(外人注:就等这个完整逻辑!)

且先到这。”

(外人注:紧张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大白纸你后面思维有些快,虽然我越看越想你再快点(大白纸注:啊,我更想快呀,象就算有台风,只要你召唤,我就是爬也要爬来哦!加油!嘻嘻))

“快点好呀。”小戒笑道。

“嗯,再紧张也希望越快越好。”小猴笑道。

“不算快,之前已经‘慢’了一年了。”老沙呵呵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唐道,“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