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梦回十八 意伏 九(1 / 2)

 ““按其书云:"顾恩思义"匾额,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

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此一匾一联书于正殿。【庚辰双行夹批:是贵妃口气。】”这里的用词,足见元春的大气与心态之平稳,

当然,其内容自然是为“应景”,如果真是如此,当然不错,

但只要看看元春之前的“状态”,便知此处恐怕更表示了元春的一种期望吧,也当然可以看出曹雪芹如此写的用意何在,

““”"大观园"园之名",这“大观”二字恐怕也是红楼梦的宗旨之一,即在红楼梦中,实在可以“大观”!

““有凤来仪"赐名曰"潇湘馆"。”其实黛玉成了真正的凤,

““"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即名曰"怡红院"。”其实也寓意着大观园几乎是宝玉一点红,

““"蘅芷清芳"赐名曰"蘅芜苑"。”这个从谐音为“恨无缘”,其实如果之前的谐音批自然存在的话,这里比较明显的谐音应该也会批,

但为什么没有,有一个可能自然被脂爷们删去了,因为这对薛玉钗不利啊,因此,也许有更多的类似谐音批都被如此“隐去”了,

而蘅芜中的“杜衡”也是有毒的,

当然,“蘅”字之前也说过类似“衡”,即宝钗儿的“平衡”之道是相当强的,

““"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浣葛是用来颂德的,也符合李纨,

““正楼曰"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阁",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藕香榭"、【庚辰双行夹批:雅而新。】"紫菱洲"、"荇叶渚"等名;又有四字的匾额十数个,诸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荻芦夜雪"等名,此时悉难全记。【庚辰双行夹批:故意留下秋爽斋、凸碧山堂、凹晶溪馆、暖香坞等处为后文另换眼目之地步。】”这些之前宝玉已题过,

因此,只重点提了黛玉、宝玉、宝钗、李纨几个“重量级”的,

而安排的“顺序”,黛玉第一,宝玉第二,宝钗第三,虽然元春当然不知道这些地方之后谁住,但此顺序恐怕也暗示着非常“实在”的元妃其实内心是看好黛玉和宝玉的,

““又命旧有匾联者俱不必摘去。”足见元春之平和,

““于是先题一绝云: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庚辰双行夹批:诗却平平,盖彼不长于此也,故只如此。】”这其中的“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自然是发自内心的赞叹,而同时也是对建园者的肯定,建园者如果得知,内心恐怕是非常喜悦的,这也足见元春的实在和善意,

““写毕,向诸姐妹笑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咏,妹辈素所深知。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这里当然又足见元春的实在之余,又见元春的谦逊,

(XX注:越看越感觉元春和北静王很相似!(外人注:没错,于是,这背后的意思恐怕是元春不加入政治集团则罢了,如果加入,一定会是加入北静王的集团的!

(大白纸注:相当是,也以此其实极暗伏下元春被赐死的原因,也更极暗伏线皇帝恐怕至少起初是站在忠顺王集团这边的(外人注:此类伏线可谓极暗,不是文字伏也不是情节伏,而几乎是“意伏”,不到这个程度真还看不出来啊)))

““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之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这个可能非常重要,因为不但能看出各人的才华,而且恐怕其中也包含如上所说“意伏”的内容!

““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足见宝玉给元春的惊喜,也足见元春对宝玉的疼爱,

““此中‘潇湘馆‘、‘蘅芜院‘二处,我所极爱,”这里几乎是在说黛玉和宝钗是元春这些姐妹中最看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