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红楼九六 地下的陷阱 二(1 / 2)

 ““且说宝玉见过贾政,袭人扶回里间炕上。因贾政在外,无人敢与宝玉说话,宝玉便昏昏沉沉的睡去,贾母与贾政所说的话,宝玉一句也没有听见。”这个交待得也太小儿科,生怕别人看不懂,

““袭人等却静静儿的听得明白。头里虽也听得些风声,到底影响,只不见宝钗过了,却也有些信真。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这里有个“袭人等”,所以是“袭人等”的“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暗示黛玉的“众叛亲离”,(xx注:所以仍属粉饰袭人等打击黛玉的文字?(外人注:是这样))

““心里想道:“果然上头的眼力不错,这才配的是,”这不是暗示了,这是明的借袭人的嘴来打击贬低黛玉,而且还提升了“上头”的“水准”,更进一步明道黛玉是“众叛亲离”、“咎由自取”甚至“自取灭亡”!

““我也造化!若他来了,我可以卸了好些担子。”这些鬼话!袭人卸的是什么担子!而且还明道是“我也造化”,可见连袭人都唯恐避黛玉不及,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但是这一位的心里只有一个林姑娘,”这句话还算公道,但既然黛玉是如此“众叛亲离”的一个人,宝玉还如此喜欢,显然几乎也是在狂贬宝玉!

““幸亏他没有听见,若知道了,又不知要闹到什么分儿了。””如何?宝玉只知道闹!

““袭人想到这里,转喜为悲,心想:“这件事怎么好?老太太、太太那里知道他们心里的事?”不但粉饰袭人,还开始借袭人粉饰王夫人和贬低贾母(xx注:为什么是王夫人就是粉饰,贾母就是贬低?(外人注:王夫人和贾母都是过来人,哪里会连袭人都不如,特别是还算通情达理而且真正疼黛玉的贾母,而王夫人知道宝玉和黛玉之情除了愁,更可能到了厌恶的程度,而贾母知道宝玉和黛玉之情除了也是愁,更可能是怜悯和有一丝成全在心深处,而这里将王夫人和贾母的“知情权”全部抹煞,自然是粉饰了王夫人心中令人恶心的厌恶,也抹煞了贾母心中的通情达理和怜悯成全之可能))

““一时高兴,说给他知道,原想要他病好。若是他还象头里的心,初见林姑娘,便要摔玉砸玉;况且那年夏天在园里,把我当作林姑娘,说了好些私心话;后来因为紫鹃说了句玩话儿,便哭得死去活来。若是如今和他说要娶宝姑娘,竟把林姑娘撂开,除非是他人事不知还可,倘或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我再不把话说明,那不是一害三个人了么?””这里把以前的事又重复一遍,只有“催命”句有些象袭人真正所想,

““袭人想定主意,待等贾政出去,叫秋纹照看着宝玉,便从里间出来,走到王夫人身旁,悄悄的请了王夫人到贾母后身屋里去说话。”这里总算还有点看懂了红楼梦,知道袭人会和王夫人“交流”,实际上,在八十回前,这种“交流”几乎是经常的,只是曹雪芹没有明写罢了!

““贾母只道是宝玉有话,也不理会,还在那里打算怎么过礼,怎么娶亲。”好“狠”的贾母!这“也不理会”、“还在那里…”,几乎证明作者与贾母有深仇!

““那袭人同了王夫人到了后间,便跪下哭了。”好嘛!作者啊,你这样粉饰袭人难道自己都不感到恶心吗?

““王夫人不知何意,把手拉着他说:“好端端的,这是怎么说?有什么委屈,起来说。””好个“善解人意”、“情意互通”、“天下无双”的主仆!

““袭人道:“这话奴才是不该说的,这会子因为没有法儿了!””作者老爷啊!袭人这些话在八十回前连“明说”都已经说过哩!而“暗说”说不定都不知说了多少次了!(xx注:什么叫“说了多少次”?(外人注:也就是说比如说袭人一旦现黛玉和宝玉的新情况,便“有责任”要立即“汇报”给王夫人(xx注:啊…(外人注:不相信?你只要想想上次王夫人是怎样数落和处罚那些小丫环的,便知袭人的厉害了!连小丫环的事袭人都要如此“细致”报告给王夫人,更不用说宝玉与黛玉这样的“大事”甚至在王夫人看来是“天大的事”了!(xx注:…看来果然是这样!))))

““王夫人道:“你慢慢的说。”袭人道:“宝玉的亲事,老太太、太太已定了宝姑娘了,自然是极好的一件事。”作者仍然不忘记道什么“极好”,

““只是奴才想着,太太看去,宝玉和宝姑娘好,还是和林姑娘好呢?””这句话倒象袭人说的,但也应该早在八十回前就说了,

““王夫人道:“他两个因从小儿在一处,所以宝玉和林姑娘又好些。””装模作样!(xx注:王夫人装模作样?(外人注:是作者))

““袭人道:“不是‘好些’。”便将宝玉素与黛玉这些光景一一的说了,还说:“这些事都是太太亲眼见的,独是夏天的话,我从没敢和别人说。””亲眼见的?亲眼见的还要你来说!而且这里标明这个时候王夫人和袭人才“知道”才“注意到”宝玉和黛玉的事,更是将王夫人包括袭人等等在内要合谋算计黛玉的事可谓统统抹煞!因为,看嘛,这里有“证据”哦!(外人注:不但要抹煞真正的冤案,还要制造虚假的冤案!)

““王夫人拉着袭人道:“我看外面儿已瞧出几分来了,你今儿一说,更加是了。”这话倒很象是王夫人以前听袭人报告时说的话儿,

““但是刚才老爷说的话,想必都听见了,你看他的神情儿怎么样?””既然知道宝玉可能会听见,就应该让袭人将宝玉领回去,领在旁边又算是怎么回事呢?

““袭人道:“如今宝玉若有人和他说话他就笑,没人和他说话他就睡,所以头里的话却倒都没听见。””可怜的宝玉,彻底沦为傻子了!

““王夫人道:“倒是这件事叫人怎么样呢?”袭人道:“奴才说是说了,还得太太告诉老太太,想个万全的主意才好。””什么万全的主意?就象上次,赶走那几个小丫环,将晴雯活活逼死?!(xx注:果然可恶!(外人注: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