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战略(2 / 2)

大明1659 作家FLggM7 0 字 2022-10-28

这条路比永平道难走,但有他们防守,永昌的防御压力也减轻了不少。

淮国公马宝、马惟兴、刘镇国、高启隆等本都是大将,但由于七星关战役、北盘江战役接连战败,部众大多走散,损失非常惨重。

目前数人兵马合在一起也只有四五千,不得不在鹤庆、丽江一带休整。

阳武伯廖鱼一路撤到了孟链、车里一带,那里群山万壑、层峦叠嶂,根本没什么粮食产出,看似在后方,过得到比永昌还要艰苦一些。

听完汇报的李定国思考了良久,最后做出了战略部署。

北路由高文贵、王玺率领部分精锐移师永平,和白文选合营,进一步加强永平的力量,以威胁玉龙关,牵制清军主力,让吴三桂不敢轻易窥视鹤庆、丽江。

李定国让使者转告马宝,万一吴三桂真的愚蠢到率大军深入丽江,他们可以走小路转移到云龙州。永平和云龙州有官道连接,支援非常方便。

“吴三桂敢追进丽江,那就是他的死地,”李定国道。

南路方面,由贺九仪从元江出兵进驻景东,和顺宁府连成一片,形成犄角之势。这样可以两面威胁楚雄府的定边县。

如果能打下定边最好,这样大理就处在了永平、鹤庆、定边的三面包围之下,吴三桂无论想打哪边,都会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整体来看,整个滇西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防御圈,把大理、楚雄、昆明等州府围在中间。

只可惜云南精华八成在昆明,一成在大理,是其他州府所不能比的。

数月来,一想起昆明滇池边的万顷良田,李定国心就像被刀割一般,痛惜不已。

李定国考虑过乘胜反攻昆明,至少也先攻下大理、楚雄这两个通往昆明的门户。

但之前几十万石粮食都丢在了昆明,被吴三桂所缴获。没有充足的粮草,明军不可能连续战略进攻,所以他也只能做出这个被动防御的部署。

“春耕快要到了,大家还是得想办法先种地啊!”李定国感慨道。

说到粮草问题,众将也开始纷纷叫苦。特别是丽江的马宝部,粮草供应尤为困难。

丽江、鹤庆一带本就多山,只有漾共江两岸适合种地。而两岸良田,又大部分都在土司手里。

那些土司每年只上缴少量的税赋。之前明军形势危如累卵,他们给马宝等败军提供起粮草来并不积极,多有折扣。

“迟早要把那些土司通通剿灭,”马宝的代表在会议上痛骂道。其他人纷纷附和。

廖鱼的代表叫苦称,孟链、车里一带的土司也根本不愿意提供粮食。

“我们需要的是粮食,他们上缴的却是茶叶。我们那边茶叶现在多得很,连吃饭都用茶水泡着吃。”

接着,廖鱼代表从桌子底下拿出一个大篮子,开始给大家分发从孟链带过来的礼品。

“阳武伯说这些都是上好的茶叶,带来大家尝尝。”

许明也分到了一大包。他打开抽出一片嚼了嚼,茶香味充满了整个口腔,居然还是今年的新茶。

他笑着对廖鱼的代表道:“你们可真是有福了,这些可都是贡品级好茶,你们却用来泡饭。比地主老财还奢侈呀。”

众人哄堂大笑,均表示今晚也要吃茶叶泡饭,过一把地主老财的瘾。

土司的问题,令在座的众将都感到非常头疼。

滇西南有大大小小几百个土司,他们名义上是大明的臣子,实际却是各地的土皇帝。他们掌握大量的田地,人口,却只上缴少量的税赋。

偏偏在清军的巨大压力下,明军还不能和他们翻脸。

这些土司们世代联姻,同气连枝,手里又掌握着大量土兵,敢于反抗一切侵害他们特权的力量。

承平年代他们尚且经常造反,现在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没有合理借口,剿灭一个土司负面影响极大。

许明想起沐天波曾长期镇守云南,在诸土司中很有威望,便表示会尽快和沐天波商议,拿出一个章程来,尽量争取土司们的支持,解决大家吃饭问题。